第四十九章 韋志俊二破武昌(1 / 2)

小說:百年爭戰 作者:路人四九

臨清、湘潭二戰皆敗,楊秀清驚詫,急詔:頂天侯秦日綱擢升燕王,領兵救援廬州,一俟廬州圍解,即統兵北伐,應援林李;胡以晃兵出廬州,攻擊和春、福濟,以為接應;羅大綱進駐安慶,代秦統軍。林紹璋革職留營、戴罪立功,石鎮侖代統其軍;石祥禎固守嶽州,相機進剿;曾天養飛馳入湘,應援嶽州;韋俊剋期攻取武昌,切勿再延。 秦日綱接令,率兵一萬,北進舒城。和春速遣秦定三率兵攔阻。秦日綱屢攻不進,遂以北路官軍甚多,兵單難往,復退安慶。秦定三趁機攻佔六安,屯三角井。 六安失,楊秀清遷怒胡以晃,褫其王位,調攻江西;再斥秦日綱進退隨意,不思進取;又調夏官又正丞相周勝坤、秋官又副丞相陳宗勝代守廬州;復令羅大綱率兵援北。羅大綱血戰秦定三十八日,無果。 1854年5月28日,石祥禎接楊秀清軍令,即自嶽州西進,首克華容,斬知縣宋昌期。6月8日,連船千艘,乘風過洞庭,搶佔龍陽、滄港、白沙,11日,攻佔常德府城,殺知府景星。 曾天養、陳玉成克得宜昌,返攻荊州。荊州將軍官文、青州參將王國才合兵力拒。兩軍接戰月餘,僵持不下。 曾天養接楊秀清援湘令,遂棄荊州,南下入湘,6月12日,攻佔澧州、安鄉,匯合石祥禎部,前鋒西入桃源、辰州。曾、石督率主力,復逾洞庭,東入嶽州,修城築牆,浚濠並溝,添設外營,以為負隅久抗之計。 曾天養入湘,楊秀清即令石祥禎回京述職。 國宗韋俊圍攻武昌三月,屢攻不破,韋俊寢食不安,嘆道:“石祥禎、曾天養二將軍飛速猛進,皆為吾作嫁衣裳。吾屢攻不克,何面目示人?” 左四軍糧官陳玉成道:“圍城曠日,妖如驚弓之鳥,予吾一軍,夜攀城牆,合力一呼,妖即潰散。” 國宗石鳳魁道:“武昌城高,爾可小心。” 韋俊道:”實乃良策,予兵五百,夜襲城垣。” 石鳳魁道:”靖港一戰,吾兄祥禎大勝曾妖;湘潭大敗,吾兄避敵鋒芒,暫退嶽州,卻被召回天京述職,吾兄有何過錯?” 韋俊道:”吾以為乘勝追擊者多,乘勝退卻者無。左四糧官陳玉成,速挑精卒,夜半奇襲。” 陳玉成領令,率兵偷攀牆垣,趁亂放火,齊聲高呼:天兵來了!天兵來了! 武昌清軍堅守八十三日,精疲力乏,智亂神迷,聞聽此言,軍心大亂,頃刻土崩瓦解。韋俊趁勢奪城。 太平軍二克武昌,楊秀清喜陳玉成之智勇,擢升玉成為殿右三十檢點,統領後十三軍、水營前四軍。 武昌城破,湖北巡撫青麟逃至長沙,入城便拜。駱秉章、曾國藩趕緊扶慰。 青麟道:“武昌城失,吾無命矣!” 曾國藩道:“勝敗常事,大人勿憂。崇綸何去?” 青麟道:“城破前一日以丁母憂遁去。” 左宗棠道:“殺人放火兒孫旺,修路補橋雙眼瞎。去歲,此廝作祟,致田家鎮兵敗。廝上疏彈劾,張石卿大人北去魯地,荊襄戰事一發不可收。” 青麟道:“張制軍去時,三千兵勇頓足捶胸。可憐吳文鎔公,上任月餘即被逼出徵,崇綸陰阻兵、糧,吳制軍命殞大江。吾本差委湖北學政,恰遇匪亂,死守德安。遂擢鄂撫,賊逆圍城,崇綸暗中掣肘,臺湧一兵不發,吾苦撐三月,彈盡糧絕,城破身死,自是好局。今日至湘,只報諸大人鄂域人事。” 曾國藩道:“墨卿兄放心,吾即集精兵,討伐長毛賊逆,武昌光復之日,即為崇綸死期。今有一事相求,萬望中丞大人應允。” 青麟道:“已然身死,萬死不辭。” 曾國藩道:“吾用三百精兵,以中丞大人作餌,誑入武昌府,以作內應,如何?” 青麟道:“武昌一失,即為亡人,有何不可!” 武昌二失,咸豐帝怒諭:湖北巡撫青麟,城破逃遁,罪不容赦!俟其到荊州時,交荊州將軍官文傳旨正法;湖廣總督臺湧萎葸株守,即行革任;著直隸布政使楊霈接任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 恭親王奕忻道:“今有英、法、美三夷國特使,進至天津,稟奏修約,曰全境開放,曰鴉片買賣合法,曰廢除內地子口稅,曰夷人進駐北京。青麟可否南下粵地,與夷交涉一二,或可轉圜。” 咸豐帝道:“何止英、法、美,俄夷亦已入侵朕之黑龍江。與俄夷,應以尼布楚之約扼制之。與英、法、美三夷,仍當堅持定約。既不必激其另生枝節,也不準遷就了事,更不能示之以弱,露有羈縻之形。總宜不亢不卑。朕已諭令葉名琛,斷不容以十二年變通之說,妄有覬覦。接見夷官等儀文,仍當恪守舊章。不得以夷官等有相待稍優之請,少涉遷就,以致馳其畏憚之心。葉臣久任粵疆,熟悉夷情,必能設法駕馭,操縱得宜。修約之事,江蘇撫臣吉爾杭阿奏稱略為變通,該撫聯夷剿滅小刀會匪,氣勢甚旺,信口言說,朕必杜其妄念。”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