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看著葛武的態度非常不爽。 自從宗室那一波之後,已經很少有人用這種態度給他說話。 小子,你很勇! “葛武,那你就把對陳縣和這次農民起義之所以會滅亡的原因,詳細的給朕分析分析。” 葛武心中有些苦澀,這些原因都是他與父親私下裡多次討論過。 本來想要獻給陳勝王,讓他引以為戒。 結果陳勝王反而成天貪圖享樂,不理正事。 如今反倒說給秦二世聽。 葛武在腦海中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 “農民階級這一次發動的起義註定有它一定的侷限性,有很多地方揭竿而起,響應起義,反抗大秦,就拿最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來說。” “他們的動機只是單純的想要…活著。畢竟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不反抗是死,反抗也是一死,那為什麼不反抗搏一搏呢?” “事實證明大秦之前確實是暴秦,壓抑著天下百姓許久,陳勝成功之後,各地紛紛響應。可他們所有人的目的不在消滅大秦,而只是簡單的爭取一個喘息的機會。” “都想著為自己謀取利益,擴大地盤,有的起義軍,為了那一點蠅頭小利,竟然還打了起來。” “當時陳勝一干將領商討了半天的結果,是各自為戰,解放六國故地。當時的軍隊不下六十萬,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農民加入其中。” “如果當時合力破秦,六國之地自然而然的不費一兵一卒就能獲得解放,可是他們分兵的目的只是單純的想要搶奪地盤,自封為王罷了。” “只可惜了周文滿腔熱血,到死都沒等來一兵一卒的援軍,否則哪怕陛下任用章邯二十萬囚徒軍,也只有大秦滅亡的下場。” 胡亥心中有一點僥倖。 周文打入戲地,朝中所有大臣包括他都以為大秦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 可現在看來,這還遠遠沒到。 陳勝的起義軍巔峰時期可是有著百萬之眾。 只要他們一股腦的全力進攻大秦。 大秦確實如同葛武所說,根本沒有一點反抗的餘地。 哪怕是有章邯也不行。 在大的朝代中,歷史上二世而亡的只有兩個,一個是自己,一個是後世的隋文帝楊廣。 自己差一點就要走老路。 再次成為歷史上不可磨滅的汙點。 陳勝他們內部討論的事情,胡亥並不清楚。 他現在知道了。 他們起義之後,大多數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共同伐秦,私心太大,早已忘記了他們的初衷。 可你葛家父子倆,還有那個已經兵敗身死的周文。 是真心實意的要置大秦於死地。 好的狠啊! 還真的是不忘起義的初心!方得墳墓。 “葛武,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你真的以為人人都和你一樣起義是為了推翻大秦,當年六國存在的時候,他們合縱伐秦,可是最後還是因為各種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導致聯盟失敗。” “一群原先的貴族都能因為利益談崩,更何況是這種新興的“貴族”,他們真的能在獲得起義的勝利果實之後,不去想如何擴大戰果,而是如何保住這個果實,並且去享用它,這就是人性使然。” 真的有人到達了一定的位置,還能克服自己的人性,用理性的態度去做事。 那此人將來必成一方帝王。 就比如時常有人說:男人看到美女之後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一樣。 漢高祖劉邦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真的做到了克服人性的慾望,主要劉家的人好像都主打一個聽勸。 在這一次恩科的名單中,胡亥並沒有找到劉邦,有些失望。 在他的印象裡,劉邦雖然是地痞無賴整天遊手好閒,可是他也是受過一些教育,認識一些文字。 唉,果然劉邦想要的不僅僅是在大秦入朝為官,他想要的…是整個天下。 可胡亥卻並不把劉邦當做一個真正的敵人去對待,因為前期的劉邦是很弱的。 六國餘孽最開始起義的時候拼的就是血脈和背景。 像劉邦這種只能領著幾千兵馬在項家手下做事,不足為懼。 胡亥有些惡趣味的準備先讓劉邦在外面噁心噁心項羽,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葛武內心中輕輕的嘆息,他否認的並不是胡亥的觀點,而是陳勝那些從農民起義稱王的人。 他們起義之後做的反而不如之前的大秦好。 葛武目前是沒有碰到過有人從農民起義之後,還能嚴格的約束自己的手下將領的人。 預設屬下在所佔領的領地內進行燒殺搶掠,大肆圈佔良田。 他們對百姓的壓迫,對比大秦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人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陛下所言極是。” “第二條就是領導者的野心,當陳勝一干人等獲得了穩定的根據地之後,手下那一幫出身底層的豪傑紛紛上奏支援陳勝為王。” “陳勝在最開始的道路上確實是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率領大軍討伐大秦,尤其對楚國復國的功勞甚大。” “可是自從始皇帝統一六國數十年間,實行郡縣制,拒絕分封,這已經證明了一件事,華夏大一統是可以實現的。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稱帝,不能停留在封王。”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