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讀書人(1 / 2)

獲得名額的學院還是皇家辦學,和皇子皇孫共同學習。 哪怕真的學無所成,但是和皇子在一個課堂上,刷刷存在感,獲得一個臉熟,未來的好處也是不可限量。 在古代大秦時期,商人的孩子是絕對不允許和皇子一同學習。 皇子身邊的伴讀大多也是朝中的大臣,屬於權力中樞的人獲得皇上恩典,才能派自家孩子去伴讀。 如今這種之前可望而不可求的機會,現在只要花錢能夠辦到。 他張全缺錢? 當然不缺!! 能在咸陽之中開如此大的酒樓,這個名額他拿定了。 胡亥看到張掌櫃眼神之中的炙熱,心中暗道,這貨不會要花錢給孩子請補習班吧! 自己可沒有說皇家學院裡面學的東西,是傳統的四書五經! 數理化一個也別想跑!! 胡亥又想到了現在的社會環境,心中瞭然。 不像他穿越到後世,富豪生活的非常好,有錢就有一切。 在這個時代富豪的處境卻非常尷尬。 胡亥不由自主的吟誦出宋朝汪洙的一首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首詩可以說貫穿古代讀書人的地位,充分反應了古代社會讀書的重要性。 不是因為古人更喜歡讀書,而是一切都是因為利益。 在歷朝歷代的歷史長河中,有錢人在讀書人面前啥也不是。 在科舉制度興盛的時代,讀書是和做官直接畫等號的,讀書就是做官的途徑,而做官就是成為人上人的途徑。 在古代為什麼富豪聽到可以有做官的途徑會如此炙熱? 我們假設一下,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一個人僅僅是有錢,家中沒有一個讀書做官的人,在官場之中也沒有任何靠山,結果會如何呢? 大秦和各個郡縣有很多地方,有個詞叫做找盜賊,這可不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 假如某個地方出現了盜賊,衙門裡面的捕頭不是先搜捕盜賊,而是先把這一片範圍內的的富豪打聽一遍。 主要打聽的是富豪家裡有沒有讀書人,有沒有在朝為官的人。 只要沒有,那就說你是盜賊的同夥,強行將你抓起來關到牢獄裡面。 如果這個人對這個流程很熟悉,就知道他們要錢。 會讓府上的人送錢過來,破財免災。 衙門裡的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也就不再為難富豪,將它放出去。 如果抓到的富豪,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不知道事情的流程,或者是不願意送錢。 他們直接會在牢獄裡,被獄卒進行一番嚴刑拷打,大刑伺候。 最後在一番親切而友好的交流之後,富豪終於是開竅了,懂得了他們的意思。 只能讓府上送錢過來,畢竟再不送過來小命就沒了,那要錢有什麼用? 富人們已經被這種情況,搞得精疲力盡。 所以古代那些發了財的土財主,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出來。 當然這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畢竟在科舉制度之前,普通人連讀書做官的機會都沒有。 在古時候讀書可不像後世那麼容易,就連普通的富豪也是消費不起的。 難度主要分為五點:無書可讀;無地可讀;無錢可讀;環境艱苦;進度緩慢。 在紙張和印刷術,這兩項劃時代的技術發明之前,所有的書籍都是要用手抄寫在竹簡上、或者在錦帛上,所以讓人讀一本書非常的費時費力,而且一般的書都是不外借的,讓他們這些想讀書的連抄的模板都沒有。 更何況也沒有名師可以教導,只能自己獨自鑽研,因為當地的大儒都是自視甚高,就算你是當地的土財主,也不一定能夠為自家子弟求得一個弟子的掛名,畢竟大儒們都是不缺錢的。 張全聽到胡亥吟誦的詩之後,嘴裡輕聲的喃喃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句話使張全心頭巨顫,因為這是他親身經歷過的。 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也算是當地的土財主,非常有錢,直到有一天他奶奶去世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生老病死。 每年自家都會將一部分利潤,相當於保護費的錢財,交給當地衙門,以換取庇護,求的平安。 但是當地的知縣感覺這樣來錢速度太慢,早就眼饞張全家的財產。 知縣在這件事情上下文章,將這件事情定義為富豪不孝,對自家母親小氣惡毒,活生生的將自己家的母親打死。 兒子將母親活活打死的命案非常嚴重,幾乎死刑是板上釘釘的事。 知縣命人將富豪抓進死牢,嚴刑拷打。 富豪也不傻,當然不可能承認,他非常氣憤知縣竟然用不孝的罪名誣陷自己,但也無可奈何。 知縣看富豪還是一個難啃的骨頭,直接命令獄卒對富豪強行畫押。 富豪也知道知縣這麼做是為了什麼,為了能夠活下去,只能讓家裡人不斷的送錢給知縣。 但是這個知縣貪得無厭,為了獲得富豪家的全部家產,最終還是把這個富豪弄死了。 當然自家裡當時也沒有當官的人,或者學問高的人。 如果有的話,這個知縣根本就不會過來查問,甚至逢年過節還會來拜訪。 如果讀書只是為了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