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反應過來後,緩緩的抬起頭,神色中帶著些許堅定和肅穆,說道:“啟稟陛下,臣還有事啟奏!” 胡亥看著李斯挑了挑眉頭,李斯你這個老登還有什麼話要說? 胡亥又想到前身已經很久沒有上朝,壓了一些事情也正常。 帶著好奇的語氣說道:“丞相還有何事,說來朕聽聽。” 李斯的聲音中帶著些許沉重。 “陛下,局勢未定之時,蒙恬蒙毅和一些大臣就被關入天牢,如今大局已定,陛下想要如何處理他們。” 胡亥根據後世的記憶,大概知道李斯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勸誡他,讓自己收回準備屠戮皇室血脈和大秦功臣的兩道旨意。 胡亥溫和的笑道:“丞相你對大秦統一華夏,立下的功勞,可謂是比天高,比海深。” “無論是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還是秦朝頒佈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有著丞相你的身影。” “你簡直就是朕的商鞅,是朕的張義。” “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胡亥說的是事實,李斯能從平民老百姓,在始皇帝手下做到丞相的位置,確實有大才。 李斯和始皇帝之間的關係也堪稱是古代的君臣典範,始皇帝做的很多重大決策裡面都有李斯的影子,如果李斯沒有參與沙丘之變,他能夠名垂千史也未可知。 李斯聽到這,一時間受寵若驚,心裡頓時暖洋洋的。 畢竟沒有人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和認可,更何況還是一個皇帝對臣子的認可。 儘管這個皇帝在他眼裡有些…昏庸…不著調。 但又不敢相信這是胡亥說出的話,感覺今天的胡亥有一點不一樣。 “臣以為,蒙恬蒙毅兄弟與扶蘇親近,始皇帝遺詔中說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自裁!” “將軍蒙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 “如今扶蘇已經自裁,扶蘇在民間還是有些威望的,此時影響頗大,民間已經有人打著扶蘇的名義開始起義。” “蒙恬蒙毅在軍中威望極高,我大秦士兵向來凝聚力強大,如果處死蒙恬蒙毅雖不會發生兵變,恐怕會使軍心渙散,臣建議把蒙恬蒙毅貶為庶民。” 李斯本來想問胡亥怎麼解決,再從中提些意見,可是胡亥又把這個皮球踢回來。 雖然誇的自己很是受用,可一想到當初胡亥拉自己入夥時,對自己的承諾:我要是當了皇帝,我一切都聽你的,我會比父皇在位時更加的信任你,重用你,我還會拜您當作我的亞父”說完胡亥還真行了一個大禮。 繼位之後呢?還亞父! 見胡亥一面都難,提的意見全被駁回,儘管心有不甘,可是目前大局已定,在這種事情上選擇了站隊,不是輕易可以退出的,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所以李斯不敢提的太高,只要蒙恬蒙毅不死就行。 胡亥負著手,淡淡的說道:“丞相說的有理,但蒙氏家族三代為國效力,大秦有如今的成就離不開他們。” “他們在天下間的威望也是極好,深得文武百官和關中老秦人的愛戴,朕相信這其中有誤會。” “朕會親自前往牢獄,讓他們官復原職。” 一個在軍中威望極高的將軍,在北方擁兵三十多萬,如果他振臂一揮,自己還真不一定能拿他怎麼樣。 可是這個將軍是蒙恬,之前哪怕用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他,要賜死他時,他甚至沒有一點謀逆的心思,為了他所堅持的忠義,喝毒酒在獄中自盡。 這樣的忠臣胡亥當然不準備殺,留著他正好也可以在朝堂上制衡一下李斯。 李斯腦子一下子有點反應不過來,胡亥之前受到趙高的蠱惑,不是非常懼怕蒙氏家族謀反嗎? 雖然天下人都知道他們忠心耿耿,不可能反,可耐不住胡亥神奇的腦回路,趙高說啥他信啥。 之前是因為扶蘇的原因李斯才幫助胡亥去陷害蒙恬,如今扶蘇已死。 但之前蒙恬和扶蘇如此親近,胡亥心中肯定會有一些芥蒂,不僅不去為難他們,還準備讓他們官復原職。 李斯轉念一想,蒙毅和趙高有生死之仇,與自己不親近,但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如果蒙毅官復原職,正好可以在朝廷之上制約一下趙高。 他感覺最近一段時間對付趙高很是吃力,一直是被動的被趙高牽著鼻子走。 這樣下去,很有可能被趙高吃掉,到時在朝堂之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也未嘗不可。 李斯頓了頓,說道:“臣還有一件事要奏。” 李斯也沒有想到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但是最後一件事非常難,甚至會因為最後一件事,導致胡亥一怒之下,改變前面兩件事的決定。 “說吧。” 李斯弱弱的說道:“陛下認為始皇帝留下的二十多個孩子,應當如何安置?” 胡亥看到李斯終於進入正題,心中有些無奈,李斯做事一向謹小慎微,要進行層層鋪墊,去減弱最後一件事情帶來的影響和後果。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