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這個詞無論放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都是殘忍至極。
城中無論老幼婦孺,皆通通殺盡,甚至雞犬不留。
信中的情報說項羽攻打襄城,城破之後,由於得到了項梁身死的訊息,非常的氣憤。
將這一切怪罪在秦軍過於頑強,這才導致項羽幾天未能攻克。
如果早一些攻克,那麼他的叔父也不會死。
於是將這些日子以來的怒火全部發洩在了襄陽城內的百姓身上…所有生靈全部屠殺一個不留。
真…狠啊。
二十萬左右的性命就在你的一聲令下灰飛煙滅。
頓弱義正言辭的說道:“陛下,請允許臣組織所有力量對項羽進行暗殺,這個匹夫不死,不足以平民怨。”
暗殺?
以他的戰力誰能暗殺得了他?
按照這個時間線,項羽現在應該回到了江東,而且楚地正處於權力交替的時期。
大多數的諸侯包括楚王雄心,都是受之前項梁的威望才甘於屈在他的帳下。
如今項羽只是個20多歲的少年,恐怕他很難掌握大局。
除非有一場戰爭讓所有人都懼怕他才能徹底的揚名立萬,坐實他的霸王之名。
他這一次屠城恐怕也是為了回去之前立一下威望。
可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能以20萬平民為代價,漲你霸王之氣。
之前胡亥也做過很多猜想,到底怎樣將自己這位大哥留下來,或者怎樣勸降他。
最後將所有方法全部否定,當年劉邦逼的他在烏江自刎。
本來他有一線生機可以回到江東,東山再起,再次回擊劉邦。
可是霸王選擇了放棄,他不願意接受失敗。
自他起兵以來,項羽和韓信一樣從無敗績,只是他的最後一戰還是敗在了韓信手上。
經過上次的接觸,胡亥發現項羽這個人比韓信還要高傲。
只是這一件事讓自己殺起他來,或許會減少一些負罪感。
他如果真的降了自己,或許後世再也沒有西楚霸王。
胡亥擺了擺手:“罷了,既然他是一名戰士又如此勇猛,那我們就在正面戰場上擊敗他。”
頓弱有些遲疑,但是最後還是確認了這個想法。
那就讓章邯在正面戰場上將他徹底擊敗,磨碎他的引以為傲的尊嚴。
項家就像茅坑裡面的石頭又臭又硬。
當年王翦擊敗他們的老子項燕,他們還不服。
如今就讓章邯再次從正面戰場上擊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