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想讓王翦傳授給韓信他那謙卑思想。 不能仗著自己有一身才華,成天擺出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樣子。 以後遲早要出事兒。 風雲戰國,諸侯爭霸,戰爭頻繁,亂世出英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造就了王翦。 性格方面,胡亥想讓韓信向他學習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這一次戰爭的目的。 王翦所處的時代與其他秦國有名將領相差很大,對發動戰爭的目的及意義也有所不同。 比如說白起在他統兵攻伐諸國的年代裡,被稱為人屠。 主要是當時秦國至關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為國家開疆拓土,削弱其他六國。 所以,他們是將各大諸侯國放在敵對的位置上去看待,在軍事戰爭中往往無所顧忌。 往往為了追求大秦的利益,將對方的勞動力全部破壞殆盡。 這也出現了直接斬斷趙國國運的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男子俘兵,直接打的趙國男子在那一個年齡段出現了斷層。 白起在其他的作戰中也是異常的狠辣,火燒夷陵,等於把楚王的祖墳刨了,以最大限度的打壓和噁心對手。 戰國時期死傷計程車兵在白起手中都得佔一大半。 每一場戰爭都對敵國有著重大的破壞性。 這主要是為了破壞敵國的建設和生產降低他們的國運,以此來拉開與秦國的差距。 這就是著名的:弱諸國以強秦。 王翦所領導的戰爭,處於戰國末期。 秦的實力已經具備了吞併六國。 所以他接受的往往是滅國戰爭。 也就意味著戰爭結束之後要將其他國家的國土和人口納入大秦版圖。 所以為了穩住其他國家百姓的民心和社會上的穩定,在對待那些諸侯國的時候,王翦採取的更多是戰爭和保護並存。 不造成大面積的建設破壞,也不造成大多數的人員傷亡。 以相對來講比較平緩的方式來完成戰爭。 並且獲得戰爭最終的勝利。 其他六國的百姓終歸是華夏子民,只不過是被六國餘孽從錯誤的方向引導,迷惑住了雙眼。 胡亥還是希望韓信對待當地的百姓,能夠採取柔和的態度。 胡亥還決定將關中的這一系列政策,隨著韓信的出關推向全國各地。 “諾!”韓信也非常想與戰國四大名將有一場軍事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 “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和戰場上的經驗一併與韓信探討。” 王翦雖然對未能再上戰場感覺到有一絲遺憾。 但他現在也想知道這個韓信到底有何本領,是不是有著真才實學! 在剛剛這一段時間的觀察以來,他感覺韓信是一個非常高傲的人。 面對何人,在何時間,以何種態度去對待他人,韓信是一點都不學會。 他感覺首先要教給韓信的不是戰場上的知識。 而是一些簡單的人情世故。 就兩個字,一個是穩!第二個字就是苟! … 胡亥走出了王翦家的大門,伸了一個懶腰。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緩緩吐出感覺渾身舒爽。 昨天咸陽也下了一場大雨,王翦的宅院坐落在咸陽戶外,離這不遠處就是大片的田野。 雨後的空氣,帶著泥土和芳草的氣息,沁入心脾。 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宮活動。 胡亥已經決定等最近這一段時間事情忙完之後,就去醉花樓聽聽曲,賞賞花,陶冶一下情操,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見前方迎面走來一個少年,眼神中略帶有些驚奇:“胡公子,你來我家幹什麼?” 胡亥看著眼前的王乾,他好歹上次也是在醉花樓幫了自己。 雖然最後裝逼失敗。 “我來找你的曾祖父…商量一些事情。” “哦。”王乾輕哦了一聲,看見了胡亥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醉花樓。 回去之後將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講給自家老爺子聽。 可他聽後直接對自己執行家法。 家中的家法不跟軍中一樣拿棍子打,而是拿鞭子抽,足足鞭打了二十多棍,下手老狠了。 這玩意兒可比棍子打的要疼多了,關鍵是後勁還很足。 問老爺子原因,也不告訴自己一個所以然。 只說一切全憑天意。 還讓自己好自為之。 胡亥見王乾這個點回來,有些好奇的問道:“你這個時間不在軍營裡待著,跑回家來偷懶?” 王乾聽到這對胡亥抱怨到:“我這可不是偷懶,我是有正事要辦。” “你是不知道啊,聽說今天陛下帶著他之前請封的大將軍來我家了。” “韓信這個人神龍見尾不見首的,陛下不是親封給了他五萬兵馬練兵嗎!” “我想著得去見他一面,畢竟咱可是名將之後,也不遜色於任何人,結果那個門兒壓根兒都進不去。” “所以我就想著趁這個機會與那個傳說中的大將軍見一見。” 王乾見韓信是其次,主要就是不服。 憑什麼同樣是二十歲左右的人。 他王乾只配帶領著五千多的兵馬。 而人家韓信卻是他足足的五倍。 還準備率軍出擊,去往前線建功立業。 可自己呢,只能在關內咸陽乾巴巴的待著。 上一次好不容易等到宗室叛亂,自己準備大顯神威,露一手! 結果鎮壓叛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