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懷仁轉過身,眉頭微皺:“有何貴幹?” 紫衣人淡淡一笑:“你心知肚明,和氏璧是我偷來給你的。但你卻將其栽贓給了崔家,究竟是何目的?” 姜懷仁心中一驚,表面上卻不動聲色:“和氏璧可是你偷來給我的!吳前已成了你的替罪羊,你難道還不滿意?” 紫衣人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我並不關心你和崔家有何恩怨,但我必須提醒你,宮中局勢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今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你救我一命,今日一筆勾銷!” 姜懷仁一愣,他完全沒想到紫衣人會說出這樣的話。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微微一笑:“我也有句話要提醒你,你我早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宮廷中沒有永遠的秘密,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說罷,他轉身離去,只留下紫衣人站在原地。 次日,晨曦微露。 皇宮內外的金磚玉瓦在淡淡的晨光中逐漸甦醒。 朝臣們身著華麗的官服,踏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陸續進入皇宮。 他們或高談闊論,或低聲細語,每個人臉上都有著耐人尋味的表情。 大殿內,龍燭高照,金碧輝煌的寶座在中央熠熠生輝。 皇上端坐其上,目光深邃威嚴。 此時,一名宦官上前一步,向皇上稟報:“啟稟陛下,時辰已到,早朝即將開始。” 皇上點了點頭,站起身來。 朝臣們立刻齊刷刷地跪在兩旁,齊聲高呼:“陛下萬歲!” 皇上目光環視一週,然後開口說道:“各位愛卿,今日朕有一項重要的人事變動要宣佈。” 眾朝臣立刻屏息靜氣,凝神聆聽。 皇帝接著說道:“經過多日的考察與審議,朕決定提升姜懷仁為中書令,正三品。”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譁然。 中書令職位權重,掌管國家機要事務,是朝中舉足輕重的職位。 眾人紛紛議論。 姜懷仁踏前一步,跪在皇帝面前:“謝陛下隆恩!” 皇帝微笑著點了點頭:“姜愛卿,你功勳卓著,晉升中書令實至名歸。望你再接再厲,不負朕的期望!” 姜懷仁激動地連連磕頭:“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 皇帝滿意地環視著眾朝臣:“各位愛卿,大唐繁榮昌盛離不開諸位辛勤付出。希望你們繼續為我大唐的未來努力奮鬥!” 眾朝臣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不負重託。”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再次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哀傷:“諸位,朕有一件舊事提及。文德皇后逝世已有七年,朕遵照她臨終之時遺言,採取薄葬,把她臨時安厝在山中石窟。然而,朕細細想來,這樣的安排實有不妥。” 說到這裡,皇帝的聲音微微顫抖:“加之太白晝現之異象已有破解之法,朕想與諸位忠臣商議,重新選址修建陵墓,再將和氏璧鑲嵌至陵墓中,以此保我大唐萬世永昌。” 此言一出,大殿內又是一片議論紛紛。 此前,太史令因太白晝現一事被斬,大家都心有餘悸,不敢發表言論。 姜懷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暗自揣度。 過了一會兒,他站了出來,聲音洪亮道:“臣以為,陵墓選址應兼顧風水與實際。” 他頓了頓,掃視了一圈眾人,“京師之地固然繁華,但風水未必最佳。而遠離京師的某些地方,風水絕佳,卻易被人攻訐為‘冷落’之地。臣建議選取一個既能保證風水吉利又離京師不遠的地方,如此既可確保皇家的尊嚴又能平息諸多的議論。” 皇帝聽後,沉思片刻:“姜愛卿言之有理。那麼依你之見,何處為合適之地?” 姜懷仁深吸一口氣,穩了穩心神。 然後回答道:“臣以為長安城外的奉天縣,東北界五峰山極為適宜。” 皇上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好奇地問道:“哦?為何選擇那裡?” 姜懷仁詳細解釋道:“陛下,五峰山之地,地勢高峻,視野開闊。從風水的角度來看,那裡有山有水,藏風聚氣,是極為難得的風水寶地。而且離京師不遠,便於後世祭拜。” 皇上聽後陷入了沉思。 姜懷仁的心跳在殿內的靜謐中格外清晰,每一跳都像是在訴說著他心中的忐忑。 過了許久,皇上才開口說道:“姜愛卿所言,確實很有道理。但此事重大,朕還需與眾臣再議,仔細斟酌。” 姜懷仁心中雖有些忐忑,但他明白這是必要程式。 他連忙跪下磕頭:“臣靜候陛下旨意。” 退朝後,姜懷仁匆匆離開了皇宮,前往崔府。 一路上,他的心情異常複雜,思緒萬千。 實際上,他對風水並不瞭解,提出選址五峰山,無非是急於表現。 如今看來,這個決定顯然草率了些。 帶著忐忑的心情,姜懷仁終於來到了崔府。 原本繁華的府邸如今一片混亂,門庭冷落。 他的心猛地一沉。 帶著忐忑的心情,姜懷仁終於來到了崔府。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