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西北角。
矗立著一座氣勢磅礴的建築,佔地極廣,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宛如一座宮殿。
外面有許多百姓正忍飢挨餓,而這裡,卻正舉行著一場盛大的宴會,一片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舞女們身姿曼妙,隨著琵琶和古琴的悠揚旋律,輕盈地舞動,彷彿是天上的仙女下凡。
案几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宴會一角,一群商人打扮的人圍坐在一起,高談闊論,喝酒作樂。
他們來自關中各地,都是糧店的掌櫃。
坐在最上首的,是一位白鬍子老頭——楊家族長,腫泡眼眯成一條線,笑得合不攏嘴。
旁邊則是一位穿著紫色官袍的,正是剛剛下朝的岑文字。
楊族長端起酒杯,向眾人敬酒:
“各位都是關中地區的糧店掌櫃,如今糧價高漲,各位都功不可沒啊!”
商人們紛紛謙虛地回應:
“哪裡哪裡,都是楊族長的功勞。”
“對啊,如果不是楊族長提議我們囤積糧食、待機漲價,我們怎麼可能賺這麼多。”
商人們紛紛附和道。
楊族長笑得更加燦爛了,他轉頭對岑文字說道:
“大家不要忘了,這其中還有岑大人的功勞。
如果不是他大力支援我們,糧價怎麼可能漲得這麼高。”
眾人聞言,紛紛舉杯向岑文字敬酒。
岑文字微笑著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大家客氣了,我們只是合作共贏而已。楊家的名聲在關中地區可是響噹噹的。”
這楊家,可不簡單。
關中地區糧食迅速飛漲的原因,正是因為楊家。
岑文字只不過是起到輔助作用。
楊家在關中糧食市場中,佔據著很大的份額。
為了賺更多錢,楊族長聯合關中大小糧食商人,做起了發國難財的買賣。
朝會結束後,皇上剛拿起筆準備批閱奏摺。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進來,手裡還拿著一封信。
“陛下!大喜啊!晉王殿下來信了!”小太監一臉激動。
皇上一聽,立刻扔下筆,急切地說道:
“快快快!快呈上來給朕瞧瞧!”
這李治去嶺南清風縣,已經有好些時日了。
皇上這心裡啊,一直七上八下的,生怕他有個什麼閃失。
如今終於來信了,皇上這心裡總算是踏實了幾分。
皇上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目光急切地掃過每一個字。
信上,李治的字跡躍然紙上。
“再過三日,兒臣將攜五萬石救災糧食返回長安。”
讀到這句話,皇上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心中的憂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與期待。
“哈哈,治兒這小子,沒白費朕的一番心意啊!”
皇上興奮地一拍龍椅,站起身來,在殿內來回踱步。
此時,殿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皇上的龍袍上,映出一片金黃。
微風輕拂,殿內的氣氛也似乎變得輕鬆起來。
“傳旨下去,三日後在城門口為晉王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
皇上吩咐道,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小太監得了旨意,樂顛顛地跑去傳旨了。
皇上坐在龍椅上,安心閉目養神。
三日後,長安城門口。
人潮湧動,鑼鼓喧天。
百姓們紛紛湧向城門口,想要一睹晉王帶著糧食歸來的風采。
李治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滿載糧食的車隊。
那氣勢,簡直比凱旋的將軍還威風。
“晉王千歲!晉王千歲!”
百姓們歡呼著,聲音震天響。
人群中,幾個身著錦衣華服的人,投來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李治微笑著向百姓們揮手致意,臉上洋溢著勝利的笑容,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滿足。
他知道,這次多虧了季正洋,不僅為朝廷解了圍,更為百姓們帶來了希望與安慰。
在城門口,皇上親自迎接李治。
李治翻身下馬,疾步上前,行了個大禮。
然後嬉皮笑臉地湊近皇上:
“父皇,兒臣回來了,數日不見,您是不是想兒臣想得茶飯不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