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開始之後,老師們無論是外出旅遊的,還是賦閒在家的,都充分發揮著主人翁的意識開始宣傳凌雲制定的招生政策。 不出3天時間,鹿川縣大部分的人就都知道了二中這一史無前例的舉措。 在鹿川有一個偏遠的山村,名叫高巖。 顧名思義,村子以座落在山上而得名。 整個村子30多戶人家,主要以種植和養殖為生。村子裡交通不便,家家戶戶過得是窮困潦倒。 日子過得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的一點在於,這裡的人都太能生。 他們的計劃生育意識太淡薄,基本上每家每戶都要生3胎以上。 這還不能簡單的以重男輕女來形容,因為即使有兒子的家庭,也在照生不誤。 這就導致一個現象,村民們普遍不重視小孩的教育問題。那麼多人的衣食住行,樣樣都得花錢。本來經濟來源就有限,哪還有多餘的錢供孩子讀書啊? 還好有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政策擺在那兒,孩子們才能夠進入學堂識幾個字。 但大多數也僅僅是“混”個初中畢業證而已,真正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少之又少。 張金梅的父母算是其中之一,所以她才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在今年的中考考場上,考出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張金梅卻不太開心。因為在選擇去哪兒讀高中的問題上,她和父母出現了分歧。 早在中考成績下來之前,省一中和市一中就透過初中班主任聯絡上了張金梅。都希望她去省一中或市一中上學,並且都開出了豐厚的條件。 省一中承諾免除生活費之外的一切費用,市一中更狠,直接將生活費也免了。 張金梅本人更傾向於去省一中,畢竟是省會的重點中學嘛,軟硬體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去了那兒,就意味著一隻腳已經邁入了大學的門坎。 但她父母明確表示,希望她去市一中。 這也難怪,哥哥馬上就要談婚論嫁了,得準備彩禮錢。兩個妹妹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也需要花錢。 所以父母做出這樣的決定,張金梅非常理解。她作為一個女孩子,能得到父母的支援無憂無慮的讀了這麼多年書,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正當她準備退而求其次,選擇順著父母的意思去就讀市一中時。她大姨來到家中,給父母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 “你是說,像小梅這樣的除了免除一切費用之外,還要獎勵現金?” “嗯,二中新上任的校長親自說的,那還有假?小梅是全縣第一名,如果選擇就讀二中的話,獎勵現金10萬元。而且3年之後在二中考上清華北大,還要重獎20萬。” “小梅,你聽到了嗎?你就去二中吧,好不好?10萬吶,有了這10萬,你哥的彩禮錢和妹妹們的學費就都不愁了。” “而且只要你努力,爭取考個清華北大,再拿個20萬獎勵,那到時候你讀大學的費用就都有了。” “爸、媽,可是二中這幾年的升學率太慘淡了。”張金梅嘆了一口氣,“我擔心……” “擔心什麼,擔心考不上?”大姨對張金梅笑了一下,“小梅,以你現在的成績,妥妥的就是個清華北大的料子。所以我覺得你現在要考慮的,是看看哪所學校更有價效比。” “大姨,瞧您說的。”張金梅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哪有那麼誇張啊?” “好,我們不討論這個。小梅,你說這幾年二中的升學率差,那我問你,二中今年高考的具體情況,你知道嗎?” “知道,出了一個文科狀元嘛,而且據說語文還是滿分。但這又怎麼樣,就像我們老師說的,二中肯定是曇花一現,明年就原形畢露了。” “那你們老師有沒有說,人家有兩個班語文平均130以上呢?出一個滿分就相當不易了,一下子出100來個130分以上的。這充分說明人家的老師是真有本事。” “說人家曇花一現,我看你們老師明顯就是紅眼病犯了。” “大姨,真有100多個130分以上的?要真是這樣,那二中還是有能人的嘛!” “大姨騙你幹嘛啊!小梅,我告訴你,人家二中還有一個承諾,凡是全縣1000名以內的考生選擇讀二中,二中將保證每個人語文成績都拿到130以上。” “那我們家小梅可是全縣第一名,他們能保證拿多少分?” “哎呀,媽,語文可不比其他科目,要想提分可沒那麼容易。能保證我拿130分,我就滿足了。” “嗯,還是小梅看得透。那小梅,你是同意去二中了?” “嗯!” “小梅,我告訴你,這就對了。既減輕了你爸媽的負擔,又能圓自己的大學夢,何樂而不為啊!” “大姨,我明白。那接下來怎麼辦?應該先要跟二中籤個協議之類的吧?” “我估計也要籤個協議,我先問問再說!” 大姨說完拿出電話撥了出去。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