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異常(1 / 2)

一週時間一晃而過,李斯已經熟悉了山林間的生活,也曾數次更換紮營的地點。 他已經將縱橫交錯能夠的地下通道全部記錄了下來,並且完全記憶、爛熟於心。 每天他都會使用望遠鏡觀察,前兩天是四次,每次差不多都是一刻鐘左右。在大致記下路線之後,改為短頻多次的方式。 而觀察的結果就是,這個桃花源式的村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異常。 雖然在地底,但他們依然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耕作、編織、勞作、打坐,甚至還會有專門的老師傳授一些知識。從天文地理到歷史、數理化甚至是農事,誰擅長什麼就講什麼。 實話實說,這個村子給李斯的感覺是井然有序,沒有人不勞而獲,每個人都有他們的職責。 他也見識了各種各樣的能力,基本都是走的法爺途徑,他們的標配便是頂端帶有各種顏色寶石的法杖。 能力者為村子的生活帶去了便利,而非能力者也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彷彿真的如同桃花源一般,大家一起相處融洽,沒有階級沒有紛爭,抱團取暖,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但在看似平和的生活之中,李斯分析之下,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首先是他們能力者所擁有的同質性太高了,雖然各自所使用的術法並不相同,但很多人都可以使用五行術法,何況所有的能力者都擁有法杖這種道具。 據他所知,各人所獲得的能力擁有很大的隨機性,這個村子怎麼會擁有這麼多同質性如此接近的能力者? 這件事情本身就極為不合理,違背了他在廢土上生存了這麼久以來的認知。 其次,這個地下村落中的能力者比例可不算低。 人數將將過百,但能力者達到了小二十號人,其中還有一些人的能力等級並不低。 這樣一股不俗的勢力,為什麼要紮根地下?不說別的,來到地上生活不好嗎。就算是山溝溝裡,地上也比地下要好很多。 李斯親眼見證了那塑造小太陽的手段,嘖嘖稱奇的同時更多的是疑惑,這在地上根本就是不需要的操作。 而且山林之中有很多天生地養的作物,他們這等能力,是栽種也好採集也罷,可以更好比現在好得多的生活。 不說別的,大研古鎮離著這兒可算不得遠,住在那古色古香的鎮子裡不舒服嗎? 李斯可是見過他們的三餐,都是由村落中央的食堂統一提供,無論早中晚,很多時候就是一碗像稀粥一樣的糊糊,裡頭燉了各種食材。 這東西吃多了難道不會膩嗎?明明更好的條件唾手可及,為什麼要放棄? 除了這兩點之外,李斯已經輾轉過多方勢力,其中都遵循著一條最基本的準則:那就是多勞多得、優勞優得。 這個“多”和“優”有一條如同天埑一般的界限,存在於能力者與非能力者之間。 兩方之間的生活差距都非常大,能力者佔據了絕大部分的資源,把控著高層權力。而非能力者只能淪為體力勞動者,或者貢獻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的技藝和知識。 甚至像川渝地下城那樣的勢力,已經拒絕接收非能力者。 這好像成為了所有勢力中約定成俗的規定,也是符合歷史走向的選擇,李斯也已經接收了這樣的價值觀,認為這才是合理的。 但問題是,據他這一週以來的觀察,這種等級劃分在地下村落中並不明顯。 看起來更像是分工不同而已,除了個別零星散落在外的人之外,不管能力者還是非能力,他們都住在村落中的簡陋石屋,吃著公共食堂提供的食物。 只是因為他們擁有能力,所以承擔的工作上有所區別。其他在吃、住、用上都沒有任何明顯的差別,放在外頭根本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李斯在夢中經歷了一生,有著完整的閱歷,而且也翻閱過很多的秘密檔案。 他算是個相對平和的人,但如果非要在“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命題中選擇一個,他會選擇“人性本惡”。 當人們獲得了超凡的能力,但人們發現自己明顯區別於普通人之後,大多數人的心理慾望和權力訴求都會膨脹。 區別只是有的人隱藏得比較深,有的人更加外露。 “不以外物所動,不以得失為念”,李斯一個凡夫俗子,相信這個世界上或許會有這樣的人,但絕對不會很多。 村落中可是有小二十號的能力者呢,他不相信一個個的全都是聖人。 但以他們的生活狀態來看,這種平等的觀念似乎已經根深蒂固,所有人都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而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異常! 他看著村中人一天天過著平和的日子,勞作、吃飯、睡覺,日復一日。但隨著觀察的時間越長,這種異常的感覺就愈發強烈,卻始終抓不到線索。 夜漸漸深了,臨近午夜時分,李斯睜開了眼睛。 他現在養成了一個習慣,除非特殊情況,他都會在午夜十二點之前的這段時間保持完整的狀態。 放到現在來說,就是不會兌換任何道具,透過冥想讓自己的精神力處於幾乎飽滿的狀態。 十二點,他的意識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