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次日清晨。 李斯一行洗漱完畢,又用了頓相對豐盛的早餐之後,終於,車子再次駛向了此行的終點:延陵淹城。 這一回,路上沒有生出任何波瀾,花費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於上午九點順利抵達了淹城正門。 因為遭遇了淹城的抓捕小隊,所以他們提前在形象上又做出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往年長了去化妝,然後衣服搭配上有所區別。 至於人數,他們並未分隊。四人小隊和兩男兩女的組成確實比較扎眼,但經過權衡之後,他們決定保持原樣。 說白了,因為他們小隊的個體素質不夠全面,怎麼分都做不到兩頭令人安心。完全陌生的環境之下,又缺乏有效的遠端溝通手段,還是湊在一起為好。 門口審查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門房變成了售票處,每人100g的物資定額上繳,交換到了一張淹城臨時通行證。 往前走上幾步就可以看到仿古建造的門樓與城牆,高度超過了五米,這安全感比之前的商業園區可強多了,基本不需要考慮零散喪屍的侵擾。 過木橋、入城門,視線寬闊到令人難以置信。右手邊有園區遊覽地圖,他們四人圍著檢視了一番。 淹城作為一個旅遊景點,佔地確實有些大得過分,整體達到了將近8平方公里。 建制倒是跟源世界一樣,劃分成了五塊區域:淹城遺址、野生動物園、春秋樂園、商業街坊和一座禪寺。 除開禪寺遊離在外圍,其他四塊區域其實只是對一大塊四方土地的劃分而已。 按照地圖上的標註,原本的古遺址如今是淹城內的核心地帶,屬於本地勢力的控制核心,除此之外的其他區域倒是沒有限制。 他們自東門入,北側便是春秋樂園、商業街坊這類建造的仿古建築群,而南側的大塊土地便是以前的動物園,如今劃分成了多塊獨立功能區域,比如宿營區、工作區、工廠區等等。 這地方雖然大,劃分倒是意外得簡單。西側核心區域“非請勿入”,北側是生活區,南側是工作功能區。 “先去生活區逛逛吧,看看能不能尋個落腳點。” 大家自然沒有異議,順著道路向北而去。 青瓦白牆,曲水迴廊,看得出來北區的建制很是復古,但這裡似乎並未受到廢土世界的影響,修繕得極好。 李斯置身其中,竟有一種並未穿越的平和感。他就像個旅人,真的來到了延陵淹城風景區遊覽一般。 很快,他將這種虛幻的感覺強行抹去,眼下還遠遠不是能夠安定下來的時候。 北區說是居住區,但跟李斯他們的想象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這裡基本都是以小區為單位劃分的建築群,雖然小區之間會共享一些公共設施,但各個小區本身的准入門檻就不低。他們打聽了一圈,最次的也需要取得園區正式居民身份,這才有資格花費物資進入小區居住。 如果說淹城的核心區域是硬性禁止,那麼北側的小區群其實就是軟性禁止,同樣不是初來乍到的人們可以進入的區域。 花費了一點工夫他們才瞭解到這個事實,只能重新向著南側而去。因為地方太大,當他們趕到時,已經差不多將近十點。 相比於青瓦白牆統一色調的威嚴,南區的氣氛要自由許多。 這裡的人很多,大家的裝扮各異,並沒有北區的統一感,讓人覺得這兒才是廢土之上零散聚集的人們。李斯流連其中,竟一時覺得反而這裡更加令人自在,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如同預想中一樣,原本的野生動物園區非常空曠,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面積保持著曠野的狀態。四人時間充裕,好好逛了逛南區。 首先是他們最關心的住宿問題,主要有三種解決辦法。 其一是直接宿在曠野,其實就是大片的空地之中。不花錢,沒保障,有些類似於當初商業園區外圍的跳蚤市場。 其二是露營區。南區專門劃分出來了一塊用於露營的地方,可以使用自己的帳篷,也可以租用園區提供的現成品。花費不大,安全有一定保障,應該是非極端天氣時短暫停留的不錯選擇。 其三是住宿區。這裡也建造了一些小區和公寓樓,從建築風格上來看過於現代,與整個園區的氛圍有些格格不入,應該不屬於景區原有的建制,而是廢土紀元新建的設施。 聽說住宅區內供水供電,但入住的代價不菲,每天每人需要繳納100g的物資。李斯他們四人住一天就得400g,就算有些存貨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當然了,也可以透過勞動的方式來賺取任務點,然後消耗任務點來入住,這應該是長期入住的最常見的選擇。 時間尚早,李斯他們還沒有決定選擇露營區還是住宿區,而是準備先把南區逛個遍再說。 就在他們遊覽的過程中,其實早就被人盯上了。像他們最開始擔憂的那樣,四人組合的出現太過特別了,在入園之時就已經引起了注意。 門衛通傳,並且很快上傳了他們入園時的畫面。經過灰熊與鷓鵠的辨認,已經明確了他們的身份。 景區並未貿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