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1978大記憶 作者:中國必勝

運會,如宋美齡秘書邵慕蘭女士,她與黃元漢大姐是從小的同學,是張豐胄在復旦大學時的同學,我記得她來過三次,影響不小。還有國民黨浴�站�薪�度疰孿壬��ㄍ逯��骷夜�嫁ヅ�康取�

民革有一個特殊群體,我們稱他們為“臺歸人士”,這些人回大陸後,中共都給予相應安排。其中有國民黨浴�站��佟⑽鬧骯僭薄⑵笠導乙約把菀彰饜恰I鮮蘭�50年代駕機回大陸的有韋大衛、宋寶榮,韋大衛駕的飛機是蔣緯國的遊覽機,現在航空博物館。

引起很大轟動的是1986年5月3日王錫爵駕駛華航商務機起義回大陸,迫使兩岸直接對話將商務機在香港交還臺灣,這是30多年來兩岸的直接對話,非常轟動。王錫爵後來擔任全國政小�N��

朱映陸:民革還有一個特點,設定社會聯絡工作委員會。社聯人士可以說是民革的預備隊。要成為社聯人士,必須要有介紹人,介紹人又得和民革有淵源關係,等審查、批准後,成為社聯人士了,再分到不同的組裡。

社聯工作委員會隸屬於民革北京市委,一般設一位主任,兩位副主任,若干委員,下設三個組,各組均設有一名召集人。第一組是政界###,資歷比較深;第二組是軍界人士,多為黃埔軍校或軍隊高階將領;第三組則是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行業的人士,這個組年輕人比較多。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社聯委的張豐胄主任,還有成員胥錦帆、王超等人。張豐胄曾是邵力子和平談判時的秘書,一起和邵力子飛到北京,後來邵力子他們留下了,他也就留下了。他資歷很深,曾是政務院參事室參事。剛才我們講了他在民革停止活動期間,保護好存摺,是一個有心人。他在95歲高齡的時候,還參加支部活動,對民革的熱愛可見一斑。

社聯人士都很熱心,做了很多工作,積極爭取參加民革活動。對民革的一片熱情,讓我們很感動。像弧�ㄈㄍ�錁丈�褪巧緦�聳俊�

呂植中'24' :張豐胄是一個人物,不僅是邵力子的秘書,還做過張治中的秘書。2002年民革設計了一個紀念盤,上面是孫中山的弧�瘢�旅媸敲窀鐧吃鋇拿�鄭�腋�歐犭興腿サ氖焙潁�爬纖擔骸鞍パ劍∷鎦猩較壬�耐廢瘢』褂形業拿�鄭 崩舷壬�噝說貌壞昧恕:罄次頤磕甓既タ賜���⑾炙�顏飧讎嘆頭旁詰縭踴�廈媯��隹吞�釹匝鄣牡胤劍�員呤撬�槍�裨翰問碌暮嫌埃�敲炊噯耍�爬暇妥��###旁邊。

張老非常樂觀。他們夫婦鑽石婚的時候,有人送了一塊墓地給他,他把照片給我看,照片上的碑還沒刻字呢,說:“你看,我百年之後,就在這個地方”。現在張老已盡�ナ懶耍��睦習榛乖冢�姓跑醪��

我們非常敬重的老領導——侯鏡如

張廉雲:民革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國民黨員軍政要人和文化名人很多,這些人有著獨特的、傳奇的盡��C窀銼本┦形�鏌彩怯幸恍┤宋鐧摹F┤紓��庳盡⒑罹等紜⑺沾又堋Ⅰ�熘�⒄歐犭小⒄趴嗣韉取U廡┤耍��砈嗣窀錮醋怨�竦塵��卟愕囊徊糠秩瞬牛�苡忻窀鐧奶氐恪N依疵窀鎝賢恚�禿罹等紜Ⅰ�熘�⑺鐫狡槿�煥舷壬�洩�恍┙煌��糲鋁誦磯嗝籃枚�羈痰幕匾洹�

張廉雲、蘇彤、顏景芬、張桂英、朱映陸:我們對侯老是很有感情的。1978年民革恢復工作時,他受命恢復民革北京市委,任第七、八屆主委,後又擔任過兩屆民革中央副主席,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在侯老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就是從1978年開始的。

侯老常說:“對臺工作無小事。”1983年春節,侯老和黃埔一期同學鄭洞國'25' 等,提出成立黃埔同學會。5月,侯老以耄耋之年,攜夫人李嵩芸女士踏上了赴美聯絡同學、故友之程,一去就是一年。在美國,他聯合李默庵'26' 、宋希濂'27' 和蔡文治'28' ,四人積極活動,廣泛聯絡,發表宣言。侯老以前的部下,國民黨92軍代軍長黃翔老先生去美國也做了大量工作,聯絡了很多海外的黃埔同學。

張廉雲 我們這些民革老黨員們(7)

盡��環��Γ�198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建校來第一次數百位海內外校友在北京歡聚一堂,李先念、徐向前、烏蘭夫、習仲勳、###、楊靜仁等應邀到會。黃埔一期同學徐向前元帥任首屆會長,侯老任副會長。

侯老還有一件得意之作,就是他動員黃埔一期的鄧文儀'29' 從臺北秘密訪問北京,成就了一段佳話。鄧文儀是一位與共產黨有著宿怨的人,卻在侯老的說服和安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