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的《笑傲江湖》算是勉強完成了任務!
電影的故事幾乎脫離了原著小說,但影片中幾位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和原著中的相差無幾,灑脫不羈的令狐沖,陰險狠毒的左冷禪,城府極深的嶽不群,因此儘管編劇改編了小說中大部分的情節,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得到笑傲江湖的影子。
笑傲江湖的故事其實是一場武林權利的遊戲,本來徘徊在這場遊戲之外的令狐沖卻被有意無意中捲入了這個是非的深淵,許輝對金庸這部小說的理解是透徹的,因此,儘管電影沒有了原著小說中很多精華劇情,但影片依然可以保持住一個對於權利追求的主題。
《笑傲江湖》這部影片的意義和其意境是現在很多武俠片所做不到的,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武俠電影越來越流於動作設計的華麗和各類小道具的鬼魅,重點放在了“武”上,而忽略了那個“俠”字,現在的武俠電影就像是包裝精緻的快餐,我們吃的開心,但缺少了令人留戀的味道。
呃,這是覺得改編的相當成功的影評人!
先說好,輝文天下這次沒怎麼花錢僱傭影評人,他們的營銷主要集中在水軍方面。
你只要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令狐沖真灑脫!’、‘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泛舟湖上一唱一和,最具武俠意境的一幕就出現在銀幕上了。’
有這些標籤的肯定是水軍!
周黎名說了:‘因為電影對時間把握的嚴苛要求,所以本片在劇情的發展上顯得非常緊張,緊張得幾乎到了抽筋的地步。本該精彩的劇情總是匆匆一帶而過,使得片中的每個人在表現力都過於平淡,角色的形象和內涵過於單薄。如果換了其它導演這麼改編金庸的作品我可能會給85分,但導演是許輝加上寧昊,那這部電影只能給60分…’
“首先說說優點,小說中的各大門派,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個武林派別,其實卻是一座座政治山頭。換句話說,小說中的各門派,更像是一個個國家或者是政治團體,而非通常意義上的武林門派。電影版,聽說許輝一開始是想引入東廠這個概念的,最終被許輝阻止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許輝對作品也還算足夠認真,可惜,野心太大,想要展示的東西太多,導致整個劇情看著有些捏把…”
“我很不滿意!尤其是其中對於嶽不群這個人物的描寫。原著裡的嶽不群,翩翩風度,對弟子也嚴加管束。能夠不動聲色地就收林平之為徒,並拿到了葵花寶典,幾次和令狐沖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