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一部小說,刻畫了不少戰爭時代的武士,其中諸如“有恥者”、“有恥武士”、“有恥門客”這樣的詞彙頻頻出現,多用來形容品格高尚之人。“有恥”即“知恥”,在當時,被譽為“有恥”,就類似今天被稱作“高貴”。“有恥”之人,都有極強的榮譽感,對武士來說,為維護榮譽,不僅要儘可能不做恥辱之事,在強烈的恥感的作用下,還必須以理想型的武士為參照,不斷完善自己,成為更高尚的武士。
體面型義理,因恥的存在,將人對面子的維護上升成一種規範,要維持面子,就必須謹言慎行,對那些和體面相關的規範亦步亦趨,因此,儘管這些規範未必都訴諸文字,具有強制性效力,但在恥的威懾下,人們還是要認真地履行它。
在研究那些古代武士時,姬岡勤不禁感嘆,作為一個武士,只要出現了恥辱的汙點,哪怕只有一點點,就再也洗刷不掉了。即便自己的生命結束,這一點一滴的恥辱也會留存下來,成為後代的恥辱。恥辱似乎是武士的一種宿命,在近松門左衛門的《女殺油地獄》、《日本西王母》以及《國姓爺合戰》中,都有為恥辱折磨的武士。武士的名譽就好像潔白的紙,只要沾染上恥辱,就再也稱不上無暇了。在生和恥之間,為保全名譽,武士們能做的不是殺身取義,就是報仇雪恥。體面型的義理,既有讓人小心約束自己避免受恥的作用,又能讓恥成為自身提升的動力。
儘管多年以來日本的武士倫理一直被當成“封建的前近代倫理”的代表來研究,而武士也多被當成封建文化的象徵,但值得指出的是,武士的恥辱很容易滋長個人主義。對武士深有研究的相良亨曾說,在日本的思想中,武士的獨立思想最接近西歐近代的自我意識。每個武士都有強烈的自尊心,都希望成為人人尊敬的人,殺身雪辱,或報仇雪恥,一方面是在保護自己的名譽,一方面也是在告訴別人“絕對不要輕慢武士,侮辱武士”。漸漸地,平常人在和武士打交道時也會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避免傷害武士敏感的自尊心,同時,武士們也將自己受辱非同小可的意識推及他人,意識到不能讓別人受辱,相互尊敬的大環境就這樣形成了。到了明治時期,這種對他人的尊敬逐漸演變成對自己及他人個體價值的認同,並催生了近代意義的獨立思想。
無論是公恥還是私恥,既有可能向個人主義發展,又有可能浸染集團主義的色彩,它們和義理結合在一起,影響著日本人性格的形成。本尼迪克特曾總結道,在日本,人們必須遵循義理,“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在人前感到丟臉”。可見,恥辱和義理密不可分。
。 想看書來
三、日本的自律與他律(1)
就自律一事來說,日本人絕不比罪文化影響下的歐美人表現得差。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看到本尼迪克特將日本定性為恥文化後,日本的學者會有那樣大的反應,向來以超強自律性為榮的日本人,一下子被劃入了他律性文化的陣營,當然會有所怨言。
雖然明言日本是“恥文化”、歐美是“罪文化”的本尼迪克特並沒有說“歐美人是自律的,日本人是他律的”,但其恥文化的觀點一經提出,還是有不少人把日本當成了他律性的典型存在。被貼上“他律”的標籤,無論他律在社會中會發揮多大的正面作用,人們都不禁會認為,日本人之所以懂禮貌,有上進心就是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做出什麼不好的評價。之所以要強認真,不過是好面子罷了,一旦沒了人監督,他們就不會好好表現。總之榮辱觀念極強的日本人不像歐美人那樣自覺,歐美人犯了錯,即便沒有被人發現也會深深自責,而日本人就是被人指出來錯誤,也會百般抵賴維護面子。
自尊心極強的日本人當然不滿這種非議,本尼迪克特的日本恥文化說提出來沒多久,日本的社會學家就十分認真地研究起日本恥文化,希望找到充分的證據,證明本尼迪克特的觀點站不住腳。他們舉出了大量例子證明,日本人不僅會在他人面前感到恥辱,即便是孤單一人,也會有恥辱的感覺。他們把本尼迪克特所說的,在他人監督下的恥辱感稱為“公恥”,將人獨處時的恥辱稱作“私恥”,認為私恥就是日本人自律性的表現。
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自律性的一面,日本也不例外。對個人來說,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自覺遵守社會規則,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和別人和諧相處,否則,人就會被社會孤立。一個人自律性的高低,往往決定著他和其他人的相處情況,古代的日本人重視義理,不用別人提醒就知道自覺遵守義理,就是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