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毛澤東傳 作者:沒事找事

,1949年1月1日。

(43)中央軍委致林聶電,1949年1月9日。

(44)王克俊:《北平和平解放回憶錄》,《傅作義生平》,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6月版,第291頁。

(45)《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24—1425頁。

三十九、將革命進行到底

由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為主所組成的戰略大決戰勝利結束後,中國的政治形勢已經十分明朗: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在全國範圍內的勝利已經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了,國民黨政府正像一艘破船那樣將從歷史上沉沒。

面對這種急轉直下的不利局勢,兩年多來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把和平之門關死的國民黨政府,忽然透過種種渠道,放出要進行“和平談判”的空氣來。

蔣介石在軍事上慘遭失敗、政治上眾叛親離、經濟上迅速崩潰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又拒絕了他所提出的增加美援和公開發表支援國民黨政府宣告的要求,因此,不得不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旬表示要以“主動下野”的辦法來促成同中共的“和談”。一九四九年元旦,蔣介石發表要求同中共和談的《新年文告》,提出要以儲存所謂“憲法”、“法統”及“國軍”等作為談判的前提。這就很清楚:他的目的不過是想儲存國民黨政府的地位,爭取喘息時間,以便重新集結力量,捲土重來。

一向同蔣介石存在尖銳矛盾的桂系首領李宗仁、白崇禧趁機以和談為名,要逼蔣下野以取而代之。他們這樣做,是有一定的國際背景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曾向美國國務院提出建議:勸告“不孚眾望”的“蔣委員長退休”,而讓“較有前途的政治領袖李宗仁”,組成一個“沒有共產黨參加的共和政府”。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旬,李宗仁曾向司徒雷登表示:如果蔣介石“在目前軍事上尚未完全失敗前離職”,而新的領導能夠得到美國政府“毫不含糊的支援”,那麼,“它就能取得中國西南地區的有力支援,以便把共產黨的部隊阻遏在長江以北地區”。十二月下旬,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兩次致電蔣介石,要求蔣“乘京滬平津尚在吾人掌握之中迅作對內對外的和談部署”,加緊施加壓力,逼蔣下臺。

這場越來越熱鬧的“和平”活動,使國內一部分人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有一些中等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分子,害怕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希望革命就此止步,或者帶上溫和的色彩。有的資產階級右翼分子要共產黨把人民革命戰爭“立即停下來”,反對“除惡務盡”。在國際上,也出現各種各樣的議論,似乎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應該適可而止。

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還是使革命半途而廢?這是關係到中國人民命運和前途的一個必須明確回答的重大原則問題。

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刻,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辨別力和政治堅定性,及時地抓住關鍵性的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張。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他的主張是正確的,富有遠見的。他在黨內能得到人們如此普遍的高度信任,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他用兩天時間為新華社寫成了一篇題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毫不含糊地指出:

必須“用革命的方法,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不動搖地堅持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官僚資本主義,在全國範圍內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這樣,就可以使中華民族來一個大翻身,由半殖民地變為真正的獨立國,使中國人民來一個大解放,將自己頭上的封建的壓迫和官僚資本(即中國的壟斷資本)的壓迫一起掀掉,並由此造成統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先決條件,造成由人剝削人的社會向著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可能性。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廢,那就是違揹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國侵略者和中國反動派的意志,使國民黨贏得養好創傷的機會,然後在一個早上猛撲過來,將革命扼死,使全國回到黑暗世界。”

他用了一個著名的譬喻來說明這個問題:

“這裡用得著古代希臘的一段寓言:‘一個農夫在冬天看見一條蛇凍僵著。他很可憐它,便拿來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氣就甦醒了,等到回覆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傷。農夫臨死的時候說:我憐惜惡人,應該受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