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小說:毛澤東傳 作者:沒事找事

主要是孔、孟、程、朱、陸、王以及新康德派、新黑格爾派的思想。楊昌濟說自己以《倫理學原理》為教本,“所講不限於西洋之倫理學說,中國之先儒如孔、孟、周、程、張、朱、陸、王及王船山之學說,亦間取之”⑾。強調主觀能動性的陸(九淵)、王(守仁)學派更為楊昌濟推重,毛澤東當然也受到薰陶。他常和蔡和森、張昆弟等討論宋明理學,研讀過朱熹編的《近思錄》、《四書集註》和《朱子語類》等,對朱熹、王守仁都很佩服。讀泡爾生《倫理學原理》的批語中,毛澤東便常用這些觀點來作比較,發揮原著的一些論述。諸如“孟軻之義內,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為直覺論”;“吾國宋儒之說與康德同”等等。

中國近代社會正處在空前劇烈的變動中,舊的傳統秩序漸趨崩潰,外患內亂迭起相承,政治舞臺風雲變幻,這就使“尚動”“主變”成為人們尋找出路的重要傾向。這個時代特點同樣體現在毛澤東的探索中,並蘊含著濃厚的辯證法色彩。

一九一七年,他曾提出“天地蓋唯有動而已”⑿的觀點。在《倫理學原理》的批語中,他寫道:“此世界中變化萬殊。”還把它運用到人類社會的考察當中,說歷史從來就是一個治亂交替的過程,聲稱特別喜歡戰國七雄、楚漢相爭、三國鼎立那些“事態百變,人才輩出”的時代。認為:“非好亂也,安逸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