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奈斯位元感動得熱淚盈眶。”王巍說。
奈斯位元最終下定決心要書寫中國。王巍幫助聯絡了時任天津市長的戴相龍,戴相龍與奈斯位元見面後,歡迎他到天津建立研究所。正好,接洽此事的天津市副市長崔津渡是天津財經大學校友,於是“奈斯位元中國研究所”就在2006年落戶到了天津財經大學。“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奈斯位元不僅是一個個體,在大百科全書中,他還是一門學科。他退休很多年,許多事情都不做了,這相當於重新啟動了這門學科,並且把它移植到了天津。”王巍說。
“中國大趨勢”專案隨之啟動。專案團隊由天津財大和南開大學的老師和學生組成——天津財大的王育琨博士和南開大學的周雲波博士、吳帆博士作為專案組的三位中方主任,20多位來自兩個學校的本科生和碩士生負責資料收集等基礎工作。
“任何社會變化都是從底層開始的”
專案組需要做的就是蒐集報紙資訊,摘編並翻譯成英文,提供給奈斯位元。周雲波和吳帆則負責把關。吳帆介紹說,在奈斯位元指導下,專案組選擇了100多個城市的報紙,“有的是省會或經濟發達城市,有的則是二三線城市。考慮到內容覆蓋面的廣泛性,最後選擇的大多是各地的日報。”奈斯位元對於素材的選擇有明顯的奈氏風格。
“首先,他不要國家級的報紙,而是用一些地方的報紙。他希望更多地瞭解自下而上的變化,看老百姓的想法,變化在哪裡。”吳帆說,“他認為在看上去不是那麼轟轟烈烈的變化中,可能蘊含著真實的趨勢。”“他的思想觀念是,任何社會的變化都是從底層開始的,不同的小故事就可以拼成一個發展趨勢。”
周雲波說,“他當年的《大趨勢》就是這麼寫的。”其次,奈斯位元不要帶有傾向性的報道。“一些深度報道的媒體就沒有選,因為他要的僅僅是事實性的東西。我們一開始會把點評和評價性的內容給他,但他說不需要這種先入為主的判斷。比如廣州市政府今年承諾解決多少百姓的住房問題,他不要這種‘承諾’或‘將要’的東西,他要的是年底兌現了多少。”吳帆說,“這是他能保持客觀的一個基礎。”
“他的獨特之處是善於對碎片化的資訊作出整合。報紙上的資訊是比較零散的,涉及各個方面,覆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經濟政治改革,但他能夠從碎片中找到規律性。”吳帆說。奈斯位元分析法儘管年事已高,但是在吳帆看來,奈斯位元仍然保持著很高的敏銳度。“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細節中,他能夠看到趨勢。”
改革越多,中國模式越有效
選取負面報道比較少的黨報作為素材來源,能否保證此書的全面性?奈斯位元說,他的結論並非完全建立在報紙的報道上,“我和妻子去了中國許多地方,與中國各個階層的人交談,並且也參考西方對中國非常尖銳的報道。”
儘管如此,書的整個基調仍然對中國褒揚有加,甚至不乏溢美之詞。全書分析了支撐中國新社會的八大支柱:解放思想;“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結合;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摸著石頭過河;藝術與學術的萌動;融入世界;自由與公平;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這八大支柱中蘊含著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奈斯位元告訴記者。
他眼中的“中國大趨勢”可總結如下:中國正在創造一個嶄新的“縱向*”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體制,它的新型經濟模式已經把中國提升到了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許可以證明資本主義這一所謂的“歷史之終結”,只不過是人類歷史道路的一個階段而已。奈斯位元堅定地相信“中國模式”將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影響世界。“對別的國家來說,改革越多,中國模式越有效。”
定居中國想在天津買房子
奈斯位元格外重視教育,他認為未來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在這方面,他向中國提出了善意的建言。《中國大趨勢》認為,中國能否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體制的轉變,必須把學生從家長制、以考試為中心的體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獨立思考。如果教育和其他機構依然堅持等級森嚴的家長制,那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的教育體制過於強調死記硬背,非常重視考試成績。“這可不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沃土。”
與此相關的是中國人的“面子問題”。約翰·奈斯位元在書中描繪了一個有趣的場景:一家公司老闆訓斥一位工作出問題的員工。在美國,被訓斥的員工喬走出老闆辦公室可能會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