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以圖避除災禍。

之後,李傕因樊稠跟韓遂之間的同鄉關係,以及李利從中挑撥,而開始猜忌樊稠。但又因為左馮颯地區的羌人發生叛亂,四下寇掠郡縣,所以他就一時沒有對樊稠下手。儘管他們之間表面上看起來還連成一氣,但私底下已經開始離心了。

其間,益州治所綿竹城因雷擊而引發大火,將州府燒燬。於是,劉焉便將治所移到了成都。隨即不久,劉焉因背生毒瘡而去世,別駕趙韙等人便上書朝廷奏請劉璋為益州刺史。然而,朝廷卻下詔任命潁川人扈瑁為益州刺史。對此,劉璋等人自然不肯同意。

隨後,劉璋部下將領沈彌、婁發、甘寧等人叛變,率兵進攻成都,結果卻被中郎將吳懿等人率兵擊敗。沈彌、婁發被誅殺,甘寧則率領本部數百健兒逃往了荊州。

朝廷對益州之事鞭長莫及,便只好任命劉璋為益州刺史。之後,劉璋又任命趙韙為徵東中郎將,率兵駐紮於朐忍城,準備攻打劉表。而於此之前,任命荀攸為蜀郡太守的詔書也下達了,但由於道路阻塞,他便一直留在了荊州。

緊隨此後不久,徐州牧陶謙因感染傷寒,病重不治,一夜間便撒手人寰了。隨後,別駕糜竺、典農校尉陳登打算迎接劉備擔任徐州牧。陳登對劉備說:“如今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如欲建功立業,當在此時也;徐州治下殷盛富饒,戶口有百萬之數,望使君能屈駕撫臨鄙州。”

對此,劉備心下是有意的,但卻不敢接受。只因此時的袁術近在咫尺,又是名義上的徐州伯,若擅自接受二人的提議,必當會遭袁術的報復。於是,劉備便說:“諸君好意,備心領了;如今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祖上四世五公,海內所歸,諸君可將徐州託付於他。”

陳登則說:“袁術其人驕奢淫逸,非治亂之主;如今我等打算為使君集結步騎十萬,上可以匡扶漢室,救濟百姓,下可以割據一方,保境安民;倘若使君不肯應允我等提議,我等則也不敢聽從使君所言。”

劉備聞言,心下雖有所鬆動,但還是猶豫不決。

這時,前來參加陶謙葬禮的北海國相孔融說:“袁術者又豈是憂國忘家之人?他不過只是倚仗祖上遺留下來的威望罷了,實乃冢中枯骨,不足為懼;今日之事,乃百姓選賢任能,正是上天賜下的好機會;倘若使君不肯接受,他日必當悔之晚矣。”

劉備沉吟了下,便點點頭說:“既如此,劉備不才,便暫時代為管理徐州吧。”

於是,劉備便接任了徐州牧一職。而此事自然引起了袁術的不滿,但此時揚州境內的郡縣尚未完全服從於他,故而他還暫且無暇顧及發兵討伐徐州。隨後,他便要馬日磾以天子的名義,免除劉備的徐州牧之位。但馬日磾卻沒有同意。袁術一時大怒,便藉機奪取了馬日磾的符節。為此,馬日磾氣得嘔血而死。之後,袁術又以天子的名義下令讓劉備讓出徐州,劉備自然是沒有聽從的。對此,袁術雖然憤怒,但一時鞭長莫及。

卻說,孫策為亡父守孝三年期滿,便將母親與弟弟妹妹們都暫時託付給了廣陵人張紘。然後前去面見袁術,拱手說:“亡父昔年從長沙起兵討伐董卓,與明使君會盟於南陽,然卻不幸中途遇難,功業未成;策感念您對於先父的舊恩,願意繼續為您效力,望明公能明察孫策的一片赤膽真心!”

袁術見孫策儀表堂堂,談吐不凡,不禁感嘆道:“唉,假若我能有你這樣的兒子,即便像孫文臺一樣死了又有何恨!”

孫策說:“明公過獎了;不知明公可否將先父舊部歸還於策統領,策願為明公效犬馬之勞。”

袁術笑說:“我已任用你舅父為丹陽太守,你堂兄為丹陽都尉;丹陽向來多出精兵,你可前去依附他二人來招募兵馬。”

孫策心下雖然失落,但還是從命行事。隨後,孫策又將母親與弟、妹移居到了曲阿縣,與族親孫河、同鄉呂範前往丹陽拜會舅父吳景。(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兗州之變(十九)

卻說,孫策到了丹陽郡治所宛陵之後,藉著他舅父吳景及堂兄孫賁的名聲,一時招募到了數百人在麾下。

是時,涇縣土豪祖郎聚眾造反,孫策便向吳景請命前往平反想借此機會增加些許名聲。不料,他在行進的途中突然遭到祖郎率眾伏擊,一時間部眾被擊潰逃散。又經過一陣廝殺,他同孫河、呂範二人奮力突圍而走。

此時的孫策年僅二十,統兵的時日尚短,缺乏足夠的作戰經驗。兼顧手下招募來的都是些未經調練的新兵,會被打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經此一敗之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