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梗向原野遙遙一指竟是憂心忡忡:“東周君請看,韓軍五路撒開遍野殺來,我只千張弓弩,分明是無法應對了。”
東周君從來沒有登上過如此高的瞭望雲車,鳥瞰原野分外蒼茫視線分外開闊,卻見紅色韓軍遍野殺來秦軍一排駑機似乎便是滔天洪水前的一道短堤眼看便要被洪水吞噬,不禁開懷大笑:“天意也!秦軍也有今日,兩公便是老夫階下囚也!”
呂不韋驚訝地盯著東周君,彷彿打量著一個怪物。司馬梗再不理會,轉身一聲令下,掌旗司馬便將晴空下的大纛旗猛然劃得一大圈。隨著黑色的“秦”字大旗在天空翻飛旋轉,便有無數牛角號嗚嗚吹動,長長的牛車駑機陣迅速合攏,恰似一條黑色長龍突然收縮,一個駑機圓陣頃刻成型!
東周君的萬餘王師原本環列在王亭之外,秦軍的牛車隊則一字長蛇地排列在這個巨大的紅環之外。秦軍開初列陣阻擊韓軍,王師始則愕然,繼則欣欣然地在外圍做壁上觀,只要看秦軍笑話。不想秦軍駑機此刻突然飛動收縮,駑機圓陣倏忽之間便縮排了王師環形之內,王師儀仗竟成了牛車駑機的外圍屏障。眼看外面韓軍騎兵潮水般漫來,裡面秦軍駑機則蓄勢待發,王師只要做了石板石磙之間粉身碎骨的物事!扮做司禮大臣的王師老將不禁大駭,血紅著臉一聲大喝:“鳴金四散!退開三舍——!”吼罷跳上東周君的青銅軺車便轟隆隆飛馳而去。匆忙拼湊起來的王師原本沒經過任何陣仗,見大將先逃,亂紛紛鼓譟吶喊一聲,便四散落荒而走。
“!”雲車上的東周君兩眼一瞪喉頭猛一呼嚕便昏厥了過去。
雲車之下的原野上,已經亂紛紛鋪開了一場奇特的攻殺。
韓國騎兵人多勢眾,然國力久衰,諸般裝備老舊不堪——戰馬歲齒老幼不齊餵養精料不足蹄鐵日久不修馬力極是疲弱,馬具笨重且破舊失修,兵器銅鐵混雜長短不一,每騎士箭壺只有五六支長箭。更有甚者,這五萬兵馬是韓朋捧著王命金劍從三城緊急湊集而成,各軍狀況不一相互又無統屬,衝殺起來便全然沒有章法。唯一能激勵將士的,便是韓朋事先下的全數奪秦財貨的劫掠令,否則,還當真不知能否發動得第二陣多頭衝殺?騎兵在平野上散開隊形衝殺,原本對步兵陣形具有極大殺傷力。依戰國尋常規矩,千張駑機結陣,大體當得兩三萬騎兵的猛烈衝擊。目下韓國騎兵五萬,照理秦軍無法抵擋。然則,韓國騎兵對秦國步卒的駑機大陣反覆衝殺,竟硬是不能突破這個小小的牛車圈子!兩軍戰力之懸殊由此可見。
蓋秦國軍法極嚴,一應兵器裝備只要入軍,除非戰場毀損,絕不許因任何保養修葺之疏忽失職而導致兵器裝備效力降低。秦軍駑機分為大中小三型:大型駑機專對城垣攻堅,每弩配備兩百名大力步卒專司上箭,箭桿如長矛,箭鏃如大斧,其威力堪稱驚世駭俗!中型駑機專對騎兵戰陣,是步卒列陣對騎兵的最有效兵器,駑機可車載可人扛,兩人上箭一人擊發,一次連發六到十支,箭桿箭簇比尋常的膂力弓箭粗大幾分,對高速賓士的戰馬具有極大殺傷力。小型駑機則是山地野戰的輕弩,俗稱“腳踏弓”,也就是以腳踩之力上箭,而後瞄準擊發。此次秦軍有備而來,千張弩機全部是中型弩,牛車廂內箭支滿裝滿載,每弩帶箭足在六千支上下,配備三卒也盡是技藝嫻熟身強力壯的連發弩機手,連番應對韓軍五萬弱騎竟是從容不迫。然則,要徹底殺退或殲滅騎兵,駑機陣必須配以騎兵或步軍衝殺。畢竟,駑機是結陣防守,射退敵軍之後不能避長就短地去衝殺。再說騎兵靈動可躲可閃,若是糾纏不退,駑機陣再強也只能耐心周旋。
幾番衝殺,韓朋知道了秦軍駑機陣威力,本想退軍,卻畏懼韓王懲罰又垂涎呂不韋帶來的財貨大禮,尋思秦軍之箭總有射完的時候,便督著幾員大將似衝非衝似殺非殺地圍著秦軍迴旋不去。秦軍又氣又笑,卻也無甚妥善之法,只有與遠遠作勢的韓軍對峙。
“此其時也!”雲車上的呂不韋笑了。
“丞相所言不差。”司馬梗一點頭轉身下令,“伏兵夾擊!”
“嗨!”掌旗司馬應命,轉動機關,將那杆高樹雲車頂端還有三丈餘高的“秦”字大纛旗呼啦啦大擺向西再猛然向東。如是者三,便聞隆隆沉雷動地,原先湧出韓軍的谷口竟鋪天蓋地殺出了黑壓壓的秦軍鐵騎。一面“秦”字軍旗與一面“蒙”字帥旗當先飛揚,在午後的晴空之下竟是分外奪人眼目!四野韓軍尚在驚愕不知所以,黑色鐵騎已經風馳電掣般兜了過來,看氣勢足足在十萬之眾。韓朋面色煞白一聲大吼:“東向新鄭!突圍——!”一馬飛出,紅色韓騎便發狂般蜂擁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