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2 / 4)

小說:大秦帝國 作者:冬兒

,一經火頭,倏忽之間便是汪洋火海,峽江天空竟是煙火蒸騰松油香瀰漫一時蔚為奇觀!

旬日之間,大火方才漸漸熄滅。王陵帶著一千騎士上山檢視,只見所有的地面物事都被燒成了焦黑的炭團,每個陵園山頭都變成了光禿禿的醜陋荒崗,再也沒有了往昔林海呼嘯宮殿聳立的蔥蘢景象,根本無須再度搗毀。

“好!變成了亂葬墳!”王陵哈哈大笑,立即飛馬急報白起。

白起接報,一面立即派出快馬特使飛報咸陽,一面立即下令水陸大軍集結雲夢澤西岸,推遲班師,準備迎擊楚軍!

焚燬彝陵的訊息傳開,非但楚人奔走相告驚慌憤怒,天下各國也無不為之震驚,視為楚國最大恥辱!然則也忒煞奇怪,一個多月過去,楚國大軍竟是毫無動靜。各路斥候日日快報,竟都是一句話:“楚都無異常!”白起又一此焦躁起來,如此奇恥大辱楚國王室竟能無動於衷?他無論如何不能相信,可偏偏又不能不信。便在此時,咸陽王使飛馬趕到郢城,宣諭王書:召丞相魏冄速回咸陽,另有對楚秘策施行;白起大軍留駐南郡鎮撫,來春班師。

“穰侯啊,這秘策卻是甚來?”白起大是困惑。

魏冄哈哈大笑:“太后秦王出了奇,老夫如何得知了?”

六、楚懷王第一次獨斷國事

卻說遷都壽邑,楚懷王竟是昏昏睏覺三個月不亦樂乎。

壽邑,後世稱為壽春 ,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城南便是一片大湖,叫做芍陂,雖不若雲夢澤煙波浩淼,卻也是方圓百餘里一望無際。北臨淮水,南擁芍陂,既有農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壽邑便成了淮南地帶的大城,與淮北的陳城遙遙相望,成為支撐整個北楚的兩座重鎮。淮水兩岸多戰事,歷來是楚國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戰場,當年的楚莊王便將壽邑封給了軍力最強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來,昭氏精心經營,壽邑便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六里千戶之城——城方六里,民居千戶。

雖則如此,楚王的東遷大軍一朝湧到,壽邑便頓時顯得窄小擁擠起來。隨遷百官臣僚連同家族人口足足十五六萬,禁軍三萬,內侍侍女奴僕及尚坊百工三萬餘,王族嫡系人口及各種奴僕隨從也是五六萬,運送王室財貨的牛車一千輛、大船一千艘、全部車伕水手將近三萬,再加上昭雎家族與昭氏子弟兵將近十萬,滿蕩蕩五十萬出頭,卷著漫天煙塵湧來,將一座寧靜的城堡頓時淹沒了!城內官署、客棧與富商大賈的所有空房都被緊急徵用,饒是如此,卻連王室都不夠用。於是,城外扎滿了連綿帳篷,牛車被改成棚車住人,戰船也密密麻麻泊在淮水與芍陂,竟做了臨時倉儲府庫。站在城頭一望,方圓二三十里竟是黃濛濛一望無際,活生生與當年越國遷都琅邪一般無二。

長途馳驅顛簸,雖然一路上都抱著那個肥白細嫩的新王后做肉墊兒,楚懷王仍然是疲憊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昏睡三日好容易醒來,老國王便想出城走走,誰知剛一出“王宮”,就被滿街擁擠的人潮車流與飛揚漫天的塵土嚇得坐在了門檻上。

“這這,哪家叛亂了麼?沒,沒了王法了?”楚懷王像在夢中一般。

“儂毋曉得,城裡城外一般樣呢!還是回去抱儂睏覺了。”新王后也慌得眼珠兒滴溜溜轉。

“回去回去,睏覺睏覺!”楚懷王終於選擇了最省心的一件事兒。

亂歸亂,楚國畢竟歷經多次遷都,像昭雎這般年紀的老臣子人人都經過兩三次,只要不打仗,還都挺得住。老昭雎是執政令尹,這裡又是昭氏的根基之地,便也不去與老國王做無謂絮叨,只打起精神全力周旋調配,將周遭的三個小城堡也圈進了“都城”,竟也在兩個月中將亂紛紛的五十多萬人馬大體安頓就緒。好在壽邑原本豐饒,王室財貨在遷徙中也大體是絕大部分都搬了過來,有吃有喝,沒有發生大騷亂,局面便漸漸安定了下來。

在秋風來臨之際,昭雎第一次進宮,動議楚王舉行新都大典。終是可以出城了,楚懷王高興得連連點頭:“好也好也!老令尹居功至偉了,便按老令尹謀劃了!”於是,出城祭天拜地,向天地通報了楚國“中興大業於新都”的壯志遠圖,又詔告朝野:新都定名為“壽郢”,依楚國祖制對天下仍稱郢都。在城外郊野風光徜徉一日,楚懷王鬱悶大消,臨回宮時對昭雎頗神秘地一笑:“老令尹,‘壽郢’這名號好也,長壽之郢,興國運了!”老昭雎呵呵笑道:“我王當真聖明!老臣如何便沒有想到了?”楚懷王大是舒坦,湊近昭雎耳邊低聲道:“本王有先祖宣王留下的國運秘籍,自能暗合天機了!儂毋曉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