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韋的馬隊首領。再後來,呂不韋以商謀政,決意襄助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嬴異人逃回秦國。便在那次逃回秦國的路上,荊雲的馬隊義士為截擊追來的趙軍,全部戰死了……
“我是這個荊雲的兒子!你不是我父親!”
小荊軻驚人的機敏,將老父親大大嚇了一跳。
“聽我說。”老父親長吁一聲,又平板板地繼續說話。
父親說,荊雲的確是你的父親。你的母親名叫莫胡,原本是荊雲救出的一個女奴,後來一直跟隨荊雲在馬隊中長大。再後來,荊雲將聰敏的莫胡舉薦給呂不韋,做了呂不韋的貼身侍女。此前,莫胡曾經被呂不韋送給華月夫人做女掌事。做華月夫人女掌事期間,莫胡尋找到荊雲馬隊,與荊雲在密林篝火旁熾熱地野合了。不久,荊雲戰死,華月夫人也獲罪被殺。莫胡在灃京口山洞中,生下了一個兒子。因此山洞有一輛破舊的接軸戰車,所以母親給他取名荊軻。後來,莫胡母子都被呂不韋救回了府中。
“那我如何到得齊國慶氏邑?”
“聽我說。”老父親不再驚訝,繼續著他的平板話音。
父親說,齊國慶氏是公卿部族,當年的荊氏則是慶氏封地的最大庶族。自荊雲帶領封地各部族聚眾抗暴而失去蹤跡,荊氏族便與慶氏封主結下了仇怨。後來燕軍破齊,封主慶氏的老族人幾乎傷亡殆盡。田單復國後,殘存的慶氏與殘存的荊氏又走到了一起,重新回到故地,兩族仇恨也因為六年國破家亡的抗燕久戰而泯滅。荊氏族人便以封地“慶邑”為姓,融入了慶氏部族,號為新慶氏。多年之後,荊雲的故事流傳到齊國,新慶氏族長便派出父親帶領了幾個精幹族人進入秦國,探察荊雲有無血脈之傳。在咸陽幾經探察,終於清楚了:呂不韋府邸的女家老莫胡生的小荊軻,是荊雲的兒子唐人司馬貞之《史記索隱》雲:“軻先齊人,齊有慶氏,則或本姓慶。春秋慶封,其後改姓賀。次下以至衛而改姓荊。荊慶聲相近,故雖在國而異其號耳。”此謂一說,或來自傳聞。。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小荊軻失蹤了。
……
“如此說,你是我叔父還是伯父?”
父親沒有回答,只說將小荊軻帶回齊國後的第三年,一相學之士偶見小荊軻,喟然一嘆曰:“此子將驚絕天下,誠雄傑之冠也!”族長聞言,與族老們反覆計議,一致贊同給小荊軻找個名師打磨。後來,族長便派父親帶著小荊軻遊歷天下尋找名師了。父親聽說鬼谷子隱居河內某處大山,便帶著小荊軻在衛國濮陽住了下來。多年來,父親多方尋覓,都沒有找到鬼谷子的蹤跡。
……
“正在此時,那個老人來了?”
“對。”
“他是鬼谷子?”
“不。他是當年呂不韋商社的一個老執事。”
“他在找我?”
“對。一直在找,奉呂不韋之命。”
“他為何要死?”
“呂不韋一門皆死,他做完了最後一件事,心下安寧了。”
“最後一件事?他找見了鬼谷子?”
“不。老執事說鬼谷子已經歿了……”
“那我自己遊歷天下!”
“不。他要我帶你去吳越南墨。”
小荊軻不說話了,畢竟,父親的決斷他還無法評判高下。
次日,父親帶著小荊軻跋涉南下了。歷經大半年,他們終於憑著呂不韋老執事留下的密圖,找見了墨家最後的一支隱居士俠。父親將荊軻留在了墨家,便永遠地沒有訊息了……十五年後,荊軻踏出了吳越大山,遍尋列國,竟再也沒有父親的蹤跡。從此,荊軻對吞沒了呂不韋以及自己親生父母的秦國,有了一種深深的仇恨。依天下大勢,荊軻清醒地知道,只有投奔秦國,才能建功立業。可是,依著墨家的獨立抗霸傳統,依著自己的仇恨之心,荊軻對秦王對秦國都有著一種很難說清楚的逆反之心。如此,荊軻多年漂泊,始終沒有遇到值得認真去做的一件事,直到燕國……
荊軻從來沒有想到,以經邦濟世為己任的他會成為一個刺客。
從心底說,無論專諸、要離、聶政、豫讓等一班刺客如何名動天下,荊軻都不會選擇刺客這條路。假如不是田光,不是太子丹,他決然不會有此一諾。當然,更根本的一點在於,假如所刺不是秦王,他決然不會接受這一使命。唯其是刺秦,唯其是除卻列國公敵而使天下重回戰國大爭之世,荊軻終於答應了。荊軻明於天下大勢,又對秦王嬴政做了多方揣摩,深深知道,秦王嬴政遠非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