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恭小朋友不像他爹(劉盈),反而像他爺(劉邦),老劉家人都是隔代繼承,這一點也不假。
這句話自然也傳到了呂雉的耳朵裡。
老**坐不住了。小小年紀就準備亮刀子,等長大那還了得?呂雉一咬牙,二話不說就把他送去了永巷。
“永巷”是什麼地方,我在前邊是介紹過的,簡單點說是關押宮女、妃子們的監獄,戚姬就死在這裡。
現在,劉恭被送了過來,並且呂雉也不打算讓他搞一日遊之類的娛樂活動。
我們很清楚呂雉的為人,對所有潛在的敵人,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劉恭也不例外。
幾天後,呂雉下詔:劉恭久病,迷亂昏聵,不能再為皇帝。當即,廢除劉恭帝位。
呂雉突然來這麼一手,打的群臣措手不及。過了好一陣,才有幾個人回過神,上書反對。但呂雉沒給他表演的機會,一個簡單的答覆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廷杖加滾蛋。
隨後,繼母張嫣慌忙跑來求情,呂雉白眼一番,揮了揮手,“下去,少參合。”
如此一來,沒人敢吭聲了。
整個天下都是你的,想怎麼整都行,隨你折騰。劉盈在世時,就沒幾個人敢唱反調,何況現在。為一個乳臭未乾、徒有虛名的皇帝,沒必要捨生忘死地和呂雉pk,自家性命重要。
抗爭不過那也只有屈服。群臣們的舉動很上路——“頓首奉詔”。甚至有個別不地道的,還站出來做感慨發言:早就發現劉恭不正常,虧得太皇太后英明,否則……
劉恭真的完蛋了。幾天後,一壺毒酒送去,結束了他短暫的生命。
劉恭一死,皇位又空了。但透過我們幾千年的實踐證明,這個位置不會閒的太久,兩條腿的皇帝很好找,不費勁。
應該說,在這種局面下,呂雉是有機會坐到那個位置上的。但她還是欠了點火候,眼界還是太狹隘,沒好意思抬屁股往上擠。
但這個位置總不能閒著,可以不當家,但如果沒有還真不行。既然呂雉準備把這個機會讓給別人,自然需要扒拉個合適的人選。所謂合適,就是既要聽話,還要在名義上說的過去。
當然,這難不住呂雉,因為她很快就物色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名字叫劉弘。
這個名字我是第一次講到,但這個人在上一節中提到過。這個人的原名叫劉山,人如其名,是劉盈的三兒子。呂雉第一批分封的十三人名單中,被封為襄城侯。
劉盈抗壓能力雖然比較差,但生育能力還是比較強的。記得呂雉當時還當過一段婦科主任,專門從事打胎流產工作,為計劃生育做了一些貢獻。但縱然如此,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對呂雉而言,在當時算是一個不幸,可現在卻多了幾份選擇,是值得慶幸的。
劉盈有七個兒子。在呂雉的第一批分封名單中,老大劉彊被封為淮陽王;老二劉不疑被封為常山王;老三劉山被封為襄城侯;老四劉朝被封為軹侯,老五劉武被封為壺關侯。老六就是剛剛嗝屁的劉恭,還沒斷奶就當上了皇帝,按理說生存環境要比幾個哥哥好一些,可沒想到的是,活的卻非常憋屈,死的也極其乾脆。老七叫劉太,他被封為昌平侯。
劉恭一死,上場的就是劉山。
也許有人會疑惑,老大老二沒有上場,老三為何能越級上位。
事實情況是這樣的。
劉彊年齡稍微大一點,思想比較成熟,不容易掌控。並且他死的日子是高後五年八月,也就是說,劉恭死後三個月,劉彊也及時跟來,說不定還能找到小兄弟聊聊天。不難想到,他的死和呂雉有莫大的關係。
劉不疑就更加悽慘。他死的日子是高後二年,也就是說,時至目前,他已經在地底下躺了三年,說不定早投了胎。
劉山沒辜負呂雉的期望,性格像爹,比較老實,屬於半天憋不出個屁來的傢伙。憑藉這一點,他成功上位。
當初,老二劉不疑剛死,呂雉遷劉山為常山王,並幫他改了一次名——劉義。
現在,老六劉恭剛死,呂雉又一次把劉山(劉義)拉出來,幫他找了份新工作——皇帝,更誇張的是又幫他改了一次名——劉弘。呂雉的確有雷鋒精神,完全一副辦好事不留名的樣子。
雖然當時改個名字不麻煩,也不需要到派出所備案,只要本人同意,改個豬頭三也沒人管。但這麼改來改去,總是不好的,一點也不顧及讀者的感受。猶如劉兄弟的兩次改名,讓我迷惑了好長一段時間,認真研究了史料後,才落實了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