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人世間 作者:絢爛冬季

出名的?那個是沒爹沒孃等奉養的?這江湖上的名頭,簡直比俗世中的功名富貴,殺的人還要多啊……有道是:成者為王,敗者為蔻;贏的付出代價,那還得了,但敗者淪為惡鬼,永不超生,這武林恩怨、江湖風暴,真永世無休麼……這風波里有多少千萬雙難惹的禍事呀……”

方歌吟只聽得一片茫然。沈耕雲道:“我領悟這些後,便不想學武了,偷偷離開了師父,心裡頭覺得對不起他,有負他恩厚,但他殺戳過重,我不能如此耽下去……”方歌吟知他尚未得悉,義勇好戰的“追風一劍”瀟何,已在“七寒谷”之役英勇戰死了。

沈耕雲笑笑又道:“我從一隻雞的禍事省悟,便不再練舉腳,只修習聖賢書,學學作詩,閒來填詞,臺閣規模,典章丈物,也通曉些略。以備將來出仕時以致用,贊聖賢書,以鋼為監,可正衣冠,以古為監,可知興替,以人為監,可明得失,今日為兄的將此番話相勸於你,雖不致逢幹剖心,果進諫,但句句都是由衷之言,願你能溯源求本,棄武就文,才不致沉淪於血腥風雨之中,永不超生……”

方歌吟靜默良久,時皓月中天,方歌吟沉吟道:“沈兄洵洵儒雅,才藻澎湧,乃博識君子,今曉以大義弟恭聆教諭。這些日子裡,小弟的正從數場歷劫中餘生,而今想來,荼毒生炭,血灑長街,萬里生靈,實罪不容誅。只是武林中的事,應以“止戈”為重,江湖上的事,以”忠義”為原則,不一定以殺止殺,以血償血。沈哥哥常讀聖賢書,莫非在敦品修心,用以行之於天下,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若知而不行,又有何用?俠而無儒者之知,自是匹夫之勇;唯若儒而無俠者之行,豈不迂腐?今朝廷腐敗,江山變色,沈兄出仕官宦,也懷抱激濁揚清,澄清天下之志,我等則在莽莽江湖上,作些“義所當為”的事而已,方可相互配合,殊途同歸,又有何不可?“沈耕雲見方歌吟侃侃而談,秉正不惑,直抒胸臆,自己的話,只望有針貶作用,當下苦笑叫了一聲:“吟弟。”方歌吟應了一聲,雙手緊握沈耕雲的手,兩人在月華下,都憶起當日年幼時奮勇退敵的情景,不禁槭然。沈耕雲微笑道:“昔日我好玩,你好讀書,我常誘你到溪邊捉蝦撈魚,山上練拳踢腳,今日這機緣,卻倒轉了過來了。”方歌吟陪笑道:“後來沈哥跟了蕭師叔,我跟了師父,師父好文,師叔近武,也正好合了我們心意,……卻未料今日見面,竟實際如此不同。”

沈耕雲在當世名公巨卿中,已得重視,燦然名動諸侯,丈採風流,只是方歌吟荒疏已久,未近文墨,故不知“沈追瑩”三字已是當代儒仕中仰之彌高:至於方歌吟,此刻已是武林圭皋,嘯傲煙霞,令江湖中無人不歆然佩服。只是兩人隨緣觸機,各有不同際遇而已。但兩人都不免感覺有些格格不入,沈耕雲笑起身,拍拍身上所沾下微塵,歉然道:“我還有書要讀,今日的事,望大家心頭記住便了。”方歌吟他知其意,站起來道:“沈哥哥不吃一頓再去……”沈耕雲笑看搖首道:“不了……”方歌吟忖念沈耕雲可能官職在身,不便與自己共進餐食,當下改而笑道:”適才沈哥哥踱過,我還未識,卻聽沈哥哥念道:“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沈耕雲微一沉吟,喃喃念道:“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乍抬頭,兩人擊掌一笑,沈胞雲返身蹈蹈行入寺中,方歌吟猶揹負雙手,只見對面眠山重重,微有雪意,雪勢卻十分淡薄,面似若有似無。方歌吟記得蕭秋水從前曾偕唐方上峨嵋,時亦有雪,卻不知那時蕭秋水在想些什麼?

第十六章重逢

卻說方歌吟、桑小娥偕同桑書雲、辛深巷、車瑩瑩諸人來到了峨嵋山,這是瀚霜滿山,秋高氣爽,到得了中午,霜都消融了,俟得了晚上,又結了霜。桑書雲等寄宿於峨嵋山萬年寺中。這萬年寺建於晉代,據說李太白曾在此聽過綠綺琴,這裡敖近長老坪一帶,崎嶇高峻,氣候千變,風雨無常,至秋季尤甚,是謂“白水秋風”之勝。

到了晚上,方歌吟、桑小娥出來閒步,只見中天一輪皓月,明照萬里,很是清寂。

“啊,明晚兒便是中秋了。”同想,小時中秋所發生的事兒,恍如一場夢一樣。只聞普賢殿內,書聲琅琅,尤甚於誦經唸佛之聲,方歌吟知是應考書生,碩學名儒,都在此間修習,那時風氣尚文恨武,蔚然成風,皓首窮經之士,在所多有。

方歌吟因而感觸到近些年來,他修習詩書老少,練武爭戰者多,時光都在江湖鬥爭中銷磨罄盡,此刻面對明月,耳聞書聲,不禁有所長嘆。

這時寺門“研呀”一聲,一白衣書生,步了出來,搖頭幌腦,邊走邊吟:“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