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便若河壩決堤一般,那張折兒時在張家莊母親教給他的大德諾經,此時就如涓涓溪流一字一句緩緩注入張折腦海,那聲音就如得道高僧所言一般,張折臉上的佛色光澤更濃郁了,佛家言“空”言為佛學真諦,五蘊皆空,空為幻,空為本心,空空一心,輕輕一鳴,便是悟。
張折腦中一空,那兩字一出,心中觸動,悟“空”言,體佛心,而“道”字出,則讓張折此時回憶起了自己十二歲時,自己的師傅天劍杜德落所言說的道,他知道自己的師傅也許功力在武當五峰之中,不算高,但是對道的研究卻是五峰當中最深奧的,那對道的體悟,以口述而出,不得其真意的張折那時只是記了下了,不明其意,可是此時張折腦中的師傅的對道的言語若盤古開天闢地一般,那對道的體悟又上了一層。
道,本天心,本心不動,則不動天心,而佛道本是一體,佛道皆以悟,但道家所習之士甚多,得道者甚多,所得所悟皆以淺顯的例項警句而向世人展示,所以普通人言道,都能略懂其皮毛,淺顯的故事之中聰穎者可以得道,道本自然,順道逆道,都歸道,道法自然,道法萬千,萬千人讀之,萬千人所得不一,便是萬千中道。
而佛學則正好相反,普通人家所習只為吃飽穿暖去做僧侶,富家則是希望佛家所言的如來佛祖賜福於其家,那些姨太們所念佛經也是為其家祈福,不得佛經意之“空”字,那些天天唸佛經之人,四十載去,也許只得佛經十一之數,而佛寺之中,僧侶多開法會,得道高僧說教,低下弟子只得其字,而明其意者甚少,偶爾一兩個悟性高的弟子,也只能把握箇中要義的一二之數,那心中各僧侶心中皆有所悟,因為那些言語靜心而聽,如梵音屢屢盪漾,心中似有所悟,但卻抓之不去,碰之即逃。而且佛家講求一脈相承,下任主持必與上任主持以心語詳述自身領悟,而那心語還有可能因為自身悟性不夠而導致佛法失承。佛法高深,不是凡夫俗子所能研讀,大智慧繫於佛經,而能研者甚少,這便是道盛佛衰之因。
佛道本是一體,佛家以煉心為主,以心為媒介,與自然溝通,以心感悟人間百態,四季變化,生死兩極。而道家以修身為主,透過自身入世體悟,結合百種人間事態,迴歸山林之中提悟,結合自然之因,研習陰陽存息,這便是道。
張折隨著對道的體悟,頭頂之上,有一色佛色光圈飄於,張折臉上神態安詳咸和,眉宇間的為事急迫的愁眉此時已是舒展而開,那淡紅色的秀髮此時已是安詳而定,不復飄逸,眉間五色劍光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光,那光為白色佛光,只是這一光淺淡難以看出,張折眉間的五色劍印其實經歷這次之後,已然變成了六色劍印,張折腦中道佛之言,依舊在張折腦中迴盪,不知何時才能消停,而張折此時眼睛依舊閉著,也不知何時能醒?
此時雲伏客棧現在燈火已經熄滅,客棧門外此時發出了一聲打更的聲響,雲伏客棧樓下的桌椅在小二的收理之下,已經擦乾淨羅列了起來,客棧的大門此時已被粗壯的木條頂著,並且還上了鎖,靜靜的客棧,顯得那麼的祥和安寧,二樓的客房中,有些鼾聲徐徐從屋內放出,而有些屋內卻很安靜,比如姜梅兒和杜熙的房間和歷叢的房間,姜梅兒和杜熙的房間此時兩人正安詳的睡著,臉上帶著甜甜的笑容,似乎在夢中與折兒哥哥相會,臉色中多了些紅豔。
夜黑暗暗,慼慼悽悽,此時歷叢的房屋內空空如野,屋內飾品拜訪整齊,毫無動過的痕跡,僅僅那客桌上擺著一杯茶,可是那茶水已然冷卻多時,茶水顏色已然變成深色,而那歷叢早已不知去向,房內床上的被褥,此時也是未曾動過半分,不知歷叢去幹什麼事情去了,可是好事他會幹嗎?
“逢”一聲風響之聲輕盈響出,一道黑影出現在雲伏客棧,聲音很輕,幾乎可以忽略,只聽歷叢房門“咯吱”一聲,黑影掠入歷叢屋內,很輕很輕,那步法是那麼的輕盈難聽半分聲響,若九幽厲鬼一般,飄到歷叢床前,只見那黑影左右飄動,而後左手一指揮出,一道隱約可見的光芒射向歷叢床上,歷叢床應聲而塌,而那黑影打出幾十個不知名的手印之後,那坍塌的床並未發出半點聲響。
那黑影正待上前檢視床榻之上歷叢,步法才跨之一步,便被一道血紅色劍氣擊退,而後從歷叢窗外,一道黑色身影進入歷叢屋內,而在這道劍氣未擊出前,也就是這道黑影進入屋內之前,百米之外,兩具屍體此時正躺在客棧百米外的草堆上,面部已然被毀去,身軀已經乾癟,難以辨別,可是那兩具屍體腰間都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仇”。
對這道後來進入歷叢屋內的身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