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現有政府,再由他另立一個新政府。但是孫等拒絕這一請求。袁退而求其次,加緊設法進行逼宮。為此,袁授意他手下北洋軍部將段祺瑞帶頭,以聯合前線四十多名清軍將領的名義,通電北京政府要清帝溥儀退位,否則便即將回師北京武力解決。清廷知道大勢已去,遂同意談退位條件。2月12日清隆裕太后宣佈溥儀辭位懿旨,並以滿清政府外事部知會駐華的外國使節。在同一懿旨內,她還授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於是,滿清皇朝就這樣結束了。
2月14日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提出辭退他臨時大總統職權。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繼任。
不過,為了希望保障共和政體能夠繼續,孫中山在辭職信中提出三個條件 一、臨時政府設在南京;二、新的臨時總統到南京就職時,臨時大總統與國務員(亦即是各部長)才再正式辭職;三、新總統必須遵守參議院所制定的約法(亦即「*臨時約法」,但當時實際上尚未頒佈)。孫的三個條件目的非常明顯,其用意是,他想以強調建都南京使袁世凱不得不遠離他的勢力範圍;又想以透過一紙立憲的條文和制約來防止袁的專制*。至於他與全體國務員的俟後辭職,表面上是保證行政繼續,最主要是要把約法透過。2月下旬,基本上是趕寫約法。
無論如何,辛亥革命的意識源頭本是來自孫中山與他建立的同盟會。孫倡「三*義」(民權、民族、民生)政治理想;同盟會的宗旨,本來是這樣的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若然套進孫的「三*義」予以銓釋,即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人民當家作主,就是體現「民權主義」;排除獨尊,五族領盟,中華民族同體,就是體現「民族主義」;平均土地,耕者有田,糾正貧富懸殊,就是體現「民生主義」。
南京臨時政府,在孫的領導下,固然是朝這個方向推進,至少在當初頒佈文獻上,共和出現了,五族聯和了,至於有關土地平均問題,臨時政府的決策者多是官紳,又豈會熱衷?遂只屬空話。倒是有關共和政制,卻曾一度引起爭議。主要因為,在那階段,世界先進國家存在兩類共和。一是美式總統制;一是歐式內閣制。在孫當總統的初期,他希望有較大許可權,所以,他採用美式總統制;待他決定辭職讓位,又擔心袁世凱*,因此,反主張歐式內閣制。於是,在草擬「*臨時約法」時,就仿效了歐式共和。
同時,於3月初,鄭重其事,孫遣一專使團,成員包括蔡元培、汪精衛等人前往北京迎接袁至南京就職。本來就是想藉此催迫袁早日離開他的軍力地盤。但是,袁亦心知肚明,另外有對策。他安排了軍變事件,授意另一部將曹錕鼓動士兵在北京內鬧事,特別是在專使團下寢的旅館周圍喧譁鳴炮,恐嚇這批南京來使。然後,袁致電表示,要留下座鎮,只好暫時改在北京就職。
與此同時,蔡元培等證言軍變確有其事,並且贊成袁的建議;在參議院,原立憲派及舊官僚又興起北京比南京更適合設首都之議,接著透過袁的要求。
於是孫又只好妥協讓步。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職。11日孫趕緊簽署頒佈「*臨時約法」。13日南京臨時政府改組,由袁提名唐紹儀出任總理。4月1日孫至臨時參議院宣佈解除臨時大總統職。4月5日南京臨時參議院決議遷都北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1章,第3節:首屆選舉,行刺落幕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1章,第3節:首屆選舉,行刺落幕
第1章,第3節:
首屆選舉,行刺落幕
袁世凱當了臨時大總統,臨時國會亦遷到北京去。以孫中山為首同盟會眾,雖然革命成果讓給別人,但是推翻帝制目的已達,因而相信,以和平手段達致統一總沒錯,下一步是如何繼續革命,確保共和政制,走向*。
因為袁世凱過去畢竟是清廷高官,他真正是誠心要推行共和政制麼?對此,當然,革命人士中有不同意見。甚至同盟會內對此也不統一。但大體上還都是樂觀的。
最主要是,推翻滿清,開始共和,這無疑是一宗極大成就,全國歡騰,寄予希望。此刻,彷佛人人都只可往好的方面去想。這包括孫中山在內,都只好為袁說好話。孫在回答記者訪問時說,袁既然能瓦解清廷,就是對革命有建樹。而且,他想,還有國會約法,袁不會走歪路。其實 在孫而言,他本來在辭退臨時大總統時,曾對袁氏提出三項接位要求:國都要設在南京;總統到南京就職;承認和依照臨時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