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柳如意(1 / 2)

兩個人的房子從打地基開始一蓋就是一個月,房子的結構是董小漫跟二郎商量的,由村裡人幫忙蓋得。 董小漫倒沒有像有些小說裡的穿越者那樣蓋一棟後世富麗堂皇的超級別墅,只是普通的民房不過就是在結構上有一些小改動罷了。 村子裡有那麼多有錢的人家,比如有錢有勢的村長,人家奮鬥多年才蓋了氣派的房子據說當時花了十六兩銀子呢。 夫妻二人的房子,董小漫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圍牆,這裡很多的人家不像城裡那樣典型的四合院。是那種前面有菜園子後面有菜園子的小院,周圍都是自己蓋的籬笆牆完全沒有封閉安全感。董小漫要正宗的四合院,這樣讓她覺得不至於幹什麼鄰居都能看見。 第二個要求就是,要有地龍。前世董小漫出生在東北農村,小學裡為了讓孩子們取暖就做了地龍。就是教室裡有地窖一樣的地方,在牆角有煙筒順著房子頂透氣,地窖裡倒進乾枯的樹葉玉米杆點燃。最原始的地熱,那才叫舒服呢。 二郎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跟工匠商量了之後也不會很難。 二月中旬房子就蓋好了,照著董小漫的意思蓋的四合院。 正面朝外的大門用的是最結實的百年老木,刷了一層朱漆。大門左側跟右側是兩間門朝南正對著廳堂的倉房。 背對著大門,面對著廳堂的左右側各是三間獨立的套間。董小漫的意思是給公婆跟小叔各一間,他們願不願意住進來是一回事,他們準不準備是一回事。 剩下四間留給未來的孩子跟客人住,所以這六間房子有四間房子很費事的做了地龍。 正房前面三間,寬敞明亮。董小漫喜歡敞亮寬闊的房子,所以這三間窗子打的夠大。 中間正座放兩把大椅子跟一張桌子,兩排各放了兩把椅子,椅子中間放了一個小茶几。左邊是個屏風,屏風後面有個不大的茶水間。裡面擺著一個燒茶的精緻小爐子跟一張桌子。桌子上擺著茶具跟放點心的盒子,看著乾淨又大氣。旁邊一溜的準備出了安放花盆的地方,花盆已經擺在那裡,只是目前還空空如也啥也沒有。 右邊也是對著一個屏風,屏風後面的地方是飯廳,諾大的地方擺著一張大圓桌跟幾把椅子。 董小漫夫妻住在哪裡?答案就在後面,左邊那個茶水間有個門,推開門就是一個小穿堂。董小漫將那個小穿堂設計成放雨具的地方,掛著斗笠油傘等東西。 飯廳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穿堂改成了廚房,廚房旁邊還有一個耳室作為燻腸的專用場所。 穿堂對著就是後院,左手處拐個彎就是廳堂的後面他們夫妻二人的房間。其實董小漫自認為設計的很安全,其實非常的不合理,當然工匠們也是說了很多意見,但是董小漫依然我行我素堅持己見。以至於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才讓她意識到自己曾經是心大加上自我意識過於膨脹了。 他們的房間很簡單,進門就是簡單的起居室左邊是炕,上面有多寶閣很是文雅。在裡面就是平時睡覺的小隔斷,裡面有衣櫥,臉盆,梳妝檯跟床。門的右側擺了一個屏風,後面就是浴室,用來平時洗澡跟半夜起夜用。 後院很大,他們的房子本來就挨著河水靠著山。小院子自然是不小,中間一片空地很是寬敞。跟前院一樣都被二郎用碎石鋪成,乾淨利索簡潔大氣。 右邊靠近廚房那一側是幾間倉房,董小漫的堅持家裡倉房特別多。左邊那一側就是雞舍驢棚廁所,在最角落處是一個後門。驢車跟雞鴨鵝們可以從後門出去,各自溜達去。 中間後方就是一大片的菜地,這個面積的菜地足夠董小漫一家吃用了。 房子蓋好之後,董小漫屈指一算花了人工費加上所用的種種材料成本費用最後再加上請客吃飯的話,足足要用十八兩。 請客這一天來了很多人,其實從蓋了房子開始董小漫這個新房就備受關注。 首先就是董小漫因為房子太破故而跟二郎回孃家住了好一段時間,成為了村裡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次,在蓋房子的期間董小漫給的工錢夠高,伙食夠好,鄰里街坊都願意搭把手幫幫忙。 這第三麼,當然就是董小漫的新房也是讓原本就沒啥娛樂專案的人們很是好奇。 所以請客吃飯這一天,張二郎家人來人往很多人。 董小漫合不攏嘴的聽著眾人的嘖嘖誇讚,心裡也是美上了天。雖然很多人對她這個將主人臥房改成廳堂的背後很是不理解,可是董小漫倒是覺得這樣夠安全,也不知道董小漫哪裡那麼多的不安全因素。 貴嫂是在這個村子裡跟董小漫關係不錯的人,看著董小漫有今天心裡也是由衷的高興。幫著董小漫是忙裡忙外,董小漫忙著招呼村裡的女眷,貴嫂義不容辭的做起了掌勺的。 張老太太今天很是得意了一把,在村裡的一干老太太面前大出風頭。 兒子蓋了新房,給她這個母親留了一個東面的大間。而且還是做了地龍的,嘴裡炫耀的叨叨:“哎呀,以後冬天我就搬到這裡來住。這有了地龍,也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