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端午節,就是要守著祖宗的規矩辦事。你把這粽子弄得跟花兒似的,那還是粽子了麼?這不是點心麼,吃起來也沒有那個意思了。”
董小漫輕輕扯了一下嘴角,看了一眼大夫人。果然大夫人幫腔道:“你這是什麼話,實在是太沒禮數了。人家好心好意拿來粽子給咱們嚐嚐鮮,你不愛吃不吃便罷了,何苦說這些沒意思的話。”
三夫人最近正因為跟三爺房裡的小妾置氣,這會兒見大夫人居然在眾人面前如此說自己。自然不願意落了下風,開口譏諷:“大嫂當然可以這麼說了,一輩子也沒見過什麼新鮮玩意。縱然如今家裡富裕起來了,也改不了勤儉節約的習慣。”
三夫人是所有妯娌裡孃家條件最優越的一個,整天鬧著想要分家單過,最近因為跟三爺拌嘴說了長房的幾句不是,被三爺斥責後又留宿小妾房裡數夜。這才有了三夫人不計後果跟大夫人吵嘴的經歷,因為心裡怨恨著長房處處壓制著三房。
“你若不願意待著,你就回你屋裡歇著。誰請你過來的麼?”梅老夫人一出口,三夫人頓時不說話了。她哪敢說走就走啊,坐在椅子上不動聲色罷了。
董小漫見氣氛不合,心下知道不能多待了。剛想開口說要離開,就聽女兒歡歡開口道:“如今天氣正好,梅奶奶若是喜歡,咱們挑個好日子去踏青如何?”
巧妙地換了個話題,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幾個聰明的婦人開始商量踏青的事情來,說的熱鬧非凡恨不得現在就動身前往。
“從前我們也一起出去踏青過,那個時候啊鴻彥拿著個風箏放的可高了。”梅老太太開口,顯然這是想孫子了呢。
“到底是祖孫情深,前兒個鴻彥的家書裡不是還寫著要祖母過節多吃幾個粽子麼。”大夫人開口說道,老夫人噗嗤一笑:“這個猴崽子說了,要我將他那份都吃光了。呵呵呵,你可派人給鴻彥送粽子去了?”
“娘真是多慮了,咱們家鴻彥打小養尊處優慣了的。大嫂又疼的很,怎麼能少了他的缺呢。這次藉著過節不知道要給鴻彥多少零用錢了,不然鴻彥怎麼有錢給娘買那祖母綠的戒指呢。”三夫人忍不住開口放酸,言下之意是大夫人教唆孩子才有鴻彥的孝心的。
“三夫人有所不知了,這祖母綠的戒指可是有一段故事呢。”董小漫一向不是欺軟怕硬之人,她對待自己的敵人自然有不同的方法,不可能每一個都跟自己的婆婆一個態度。
“哎呦,什麼故事?”梅老太太很感興趣,想來董小漫是知道內情的。
“那祖母綠是珏兒的父親從暹羅國帶回來的,一塊上好的祖母綠被珏兒帶走了。之前珏兒家書回來說聽說祖母綠被鴻彥瞧上了,親手打了一個戒指呢。呵呵,這個孩子做了好幾次才做成。那麼大的一塊石頭,最終被他弄成了這麼一小塊。”董小漫笑容慢慢地說著,三夫人又不合時宜的嗤笑:“所以說飽漢不知餓漢飢,鴻彥到底是嬌慣了些,沒得浪費東西。”
董小漫抿嘴一笑:“別說你們梅家乃青州城第一大家,就是我們這樣的人家。只要孩子用心孝心,捨棄一塊寶石又不打進。老太太沒瞧見,珏兒說鴻彥的手上都是水泡呢。那可是他用小銼刀一點一點磨出來的,不信老太太光看做工就知道那是個新手做的。”
梅老夫人聽聞急忙讓丫環將那戒指取出來,皺紋與暗斑滿布的老手不斷地摩挲著戒指。過了半晌唏噓道:“鴻彥出了一趟門,到底長大了。還是我孫子有心啊,老大家的趕緊讓人送上好的藥膏過去。”
說完梅老夫人將手上的戒指摘下,丟到一旁小心翼翼的將鴻彥親手打的戒指戴上。
大夫人笑呵呵的看向董小漫:“還好有你在,不然我們也不知道鴻彥做的這樣孝順的事情。”
董小漫笑道:“若不是感慨你們家鴻彥的孝心,我也不會多這一嘴的。”
梅老夫人介面道:“幸虧咱們兩家相熟,孩子們又能在家書裡說些身邊的事兒。我們家鴻彥就是懂事,寫信都是說很好,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好,我這半夜睡不著覺就想著他別受什麼苦。”
老夫人苦了大半輩子,現在可捨不得自己的小孫子再受罪了。
董小漫笑道:“珏兒說,書院裡的先生很重視鴻彥呢。這不是要準備八月的鄉試呢,哎呦,瞧我又給說出去了。”
梅老夫人驚訝的眼睛都要跳出來:“啥,這麼快就要下考去了?”
董小漫笑道:“興許鴻彥要給你們一個驚喜也說不定,咱們全當不知道好了。”
一旁的三夫人冷笑:“驚喜?是想試試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