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夫,果樹這邊基本上已經不用操心了,只需要安排人定期澆水的可以了。
現在河灘已經都翻完了,您看什麼時候種植向日葵合適呢?”
其實陳百旺和陳大河種了大半輩子的地了,又怎麼會不知道向日葵應該什麼時候種植呢!
之所以這麼問,其實就是委婉的提醒楊白衣,向日葵該種了而已。
“種子我已經泡發的差不多了,明天應該就能種植。”
楊白衣帶著兩人來到院子裡,指了指牆角處放著的一口大缸。
“確實已經泡發好了,明天我就安排社員們種植向日葵。”
水缸裡,滿滿都是葵花籽,經過清水的浸泡和木系異能的催生,此時的葵花籽已經發出嫩芽,頂開了外殼。
第二天,河灘裡又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一邊幹著活,一邊歡聲笑語不斷。
這些向日葵,還有前兩天種植的果樹,都是他們提高收入的保障。
農民的想法很樸實,只要能吃飽穿暖,能過上好日子,他們根本不心疼力氣。
葵花籽種下去以後,嫩芽很快就破土而出,一片欣欣向榮。
有了木系能量當底肥,果樹苗和向日葵生長迅速,簡直一天一個樣。
還是原來的種植方法,還是一樣的澆水施肥,河灘裡的向日葵,就是比社員們菜園子的長得要快的多。
想不出其他的理由,社員們把功勞都歸功於楊白衣帶來的種子好。
楊白衣和蕭復興抽時間去了一趟縣城,賣給黑虎一些肉和糧食,換了幾千塊錢和兩張腳踏車票。
七十年代,腳踏車已經不太緊缺了,很順利的到百貨樓買了兩輛永久牌腳踏車,又去派出所打了鋼印。
第二天一早出發,足足騎了一上午才到了鎮上。
來到鎮上國營飯店吃飯的時候,蕭復興一下車差點沒摔倒。
“沒事吧小舅?”
楊白衣眼疾手快,急忙伸出一隻手扶住了他。
“沒事,蹬了太長時間,兩條腿有些不聽使喚了。”
停好腳踏車,楊白衣扶著顫顫巍巍的蕭復興進了國營飯店。
要了一個鍋包肉,要了一個小野雞燉蘑菇,又要了幾個饅頭。
找到一張空桌,蕭復興剛一坐下,疼得直抽涼氣。
“我還是站著吃吧,一坐凳子尾巴根都是疼的。”
蹬了一上午腳踏車,蕭復興可是遭老罪了,感覺比干一天活還要累挺。
“半道上你也不說,咱們中間可以歇歇再騎啊!”
楊白衣又好氣又好笑,都是一家人,累了就說,有啥不好意思的?
也怪自己不夠細心,忽略了蕭復興和自己的體質完全不一樣。
吃過了飯,蕭復興也基本上緩過來了,兩人重新騎上腳踏車回家。
到了陳家屯,一次性添了兩輛腳踏車,經過情報交流中心的宣傳,又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新聞。
與楊白衣關係好的社員,都來到楊白衣家裡參觀。
陳家屯屬於比較偏遠的鄉村,整個屯子裡也就大隊部有一輛破爛的老腳踏車。
楊白衣一下子入手兩輛腳踏車,不亞於後世一次性購入兩輛百萬級豪車。
轉眼間到了夏天,和關內不同,龍江省是沒有金蟬的,這讓楊白衣有些遺憾。
金蟬的幼蟲又叫知了猴,用油炸一下,營養又美味。
周鳳英收到了家裡的來信,對她在東北處物件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反對意見。
畢竟因為自己重男輕女,唯一的閨女下了鄉,也不知道有沒有回城的那一天,總不能讓閨女一直單著吧?
晚上吃飯的時候,蕭復興一直傻笑,在暮雪的追問下,才說出了這個訊息。
“姥姥,小舅和鳳英同志也處了這麼久了,咱們是不是應該邀請人家來家裡吃頓飯啊?”
林宛如徵求暮雪的意見。
“既然她家裡也沒有意見,是該請人家來家裡坐坐了。
兩個人都老大不小了,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順便說說這件事情。”
因為蕭復興要比楊白衣大上幾歲,又是長輩,暮雪理所當然的把催婚的重點,轉移到了蕭復興的身上。
晚上,周鳳英如約而至,得到了楊白衣全家的盛情款待。
山裡有的各種野味,全部被楊白衣搬上了餐桌。
“鳳英,別客氣多吃點。”
暮雪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