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承認你說的很有道理,剛開始白衣這麼做也沒什麼錯。
可是白衣現在已經建立了很好的威望,還有必要這樣一直投入下去嗎?
關鍵是白衣給的太多了,這可是肉啊,別說在農村,就是在城裡也是最緊俏的物資啊!”
這已經是蕭復興在陳家屯過的第二個冬天了,大外甥的事蹟,他已經在陳百旺和陳大河的嘴裡聽了無數遍。
不管是野豬還是野狼,都是好幾頭好幾頭的往外送。
“復興,在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珍貴的東西,一樣東西珍貴與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各不相同的。
當然,這些肉相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可是對於你大外甥來說呢?
這些肉是他買來的嗎?或者說是他辛辛苦苦養大的嗎?都不是,是他打獵打到的。
你或許會說,打獵也付出了辛苦,但你也跟白衣上過山,你知道對於白衣來說,打獵是多麼的簡單。
這些肉對於白衣來說,幾乎是零成本獲得的東西,可是你再看看咱們得到了什麼。
咱們已經在陳家屯住了兩個冬天了,你看看白衣在陳家屯的威望。
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到剛會走路的稚童,包括生產隊的大隊幹部,誰不是對白衣稱讚有加?不管白衣走到哪裡,大家不都是笑臉相迎?
你或許會說,這些都是虛名,那麼我再跟你說說實際的好處。
咱們一家在這裡住了兩個冬天,連個介紹信都沒有,經常有社員過來拿藥看病,有沒有人提出過質疑?大隊幹部有沒有詢問過情況?
你都沒想過這是因為什麼嗎?是因為你長得精神,還是因為我年齡老?
都不是,是因為大家的得了白衣送出的實惠,是因為白衣建立了良好的聲望。
這就是投入帶來的回報,你感覺是否值得?”
蕭青陽趁機教育起了自己的兒子。
以前在紅星農場,填飽肚子都是奢望,唯一的目標就是活下去。
當溫飽都是一個問題的時候,還哪裡有閒心談格局呢。
現在一切都好起來了,身邊又有一個如此優秀的大外孫,正好可以做兒子的榜樣,當他學習的標杆。
“爹你說的對,是我太小家子氣了,我不去如白衣。”
蕭青陽的教導,讓蕭復興一下子豁然開朗。
是啊!自己又不是陳家屯的人,憑什麼在這裡住這麼長時間而沒人過問呢?大家見了自己為什麼都會笑臉相迎呢?
在農場時,父親憑什麼坐辦公室呢?母親憑什麼在食堂工作呢?
還不都是因為自己的大外甥楊白衣,大家都是看楊白衣的面子。
自己一邊享受著送肉帶來的福利,一邊不理解大外甥為什麼送肉,說起來真是挺搞笑的。
“舅舅,你已經很優秀了,歷經這麼多苦難,依然可以保持樂觀,落難沒有把你擊倒,終將會變成你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咱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觸的人和事物也不一樣,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其實我也只不過是沾了會打獵的光,如果我不會打獵和醫術,說不定做的還不如你呢。”
如果說蕭青陽的話是引導,那麼楊白衣的話就是認可和鼓勵。
蕭復興應該在鼓勵中成長,在讚美中蛻變,因為他這幾年已經受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難。
“特別是大黃它們長大了以後,哥哥打獵就更輕鬆了。
以前哥哥還要上山打獵餵狗狗,現在狗狗都可以養家了呢。”
小丫頭的話,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蕭復興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吃完了午飯,就帶著小丫頭去大隊部看殺豬了。
楊白衣拿了一頭野豬出來,打算給知青大院送過去。
年底大家肯定是還要聚餐的,如果安排在自己家,還要辛苦姥姥和宛如,索性還是安排在知青大院吧。
自己把肉送過去,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了,只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了。
就像姥爺說的那樣,在別人眼裡稀缺珍貴的肉類,對自己來說幾乎是零成本的東西。
年輕人都跑出去玩了,家裡只剩下老兩口。
泡上一壺上好的紅茶,桌子上放著各種點心和堅果,老兩口手裡拿著報紙,享受著寧靜的午後時光。
“老蕭,你發現了沒有,咱兒子是不是比以前開朗了不少?
以前都是大外孫或者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