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群孩子們很有禮貌,知道楊小小還在吃早飯,不管林宛如怎麼叫都不進屋,就在院子裡等著。
等小丫頭吃完飯,挎上小書包,一群人嘰嘰喳喳的去了學校。
等學生們到齊了以後,韓飛安排他們分好班,給孩子們發了書,讓李雪他們給孩子們上課,韓飛開始了他的勸學之路。
韓飛已經下鄉插隊六年時間,對每一戶都很熟悉。
陳家屯七到十二歲的適齡兒童一共一百零三個,除了已經報名上學的四十九個,還有五十四個孩子沒有上學。
這五十四個孩子,來自二十二個家庭,有些家庭是隻讓孫子上學,不讓孫女上學,有些家庭是不論男女,一律沒有上學。
韓飛挨家挨戶的家訪,有些家庭都去上工了,韓飛就拿出小本子記錄下來,準備晚上再來。
有些家庭里老人年齡大了,已經不再上工了,韓飛就會敲門進去,陪老人聊幾句。
“韓校長,我也知道讓孩子們認幾個字沒什麼壞處,可是我年齡大了,現在在家裡就是吃閒飯的。
兒子們大了,現在我們也管不了了,他們不願意讓孩子們去上學,我也沒什麼辦法啊!”
“韓校長,我們家的小孫子小孫女到了上學的年齡了,我也想讓他們去學校讀幾年書。
可是大孫子大孫女早已過了讀書的年齡了,現在我大孫子都長成大小夥子了,都能掙滿工分了。
眼瞅著今年都該起房子說媳婦了,大孫女出嫁我們也要準備一份嫁妝。
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我們總不能用大孫子大孫女掙得工分,來供小孫子小孫女上學吧?
他們年齡還小,供他們吃喝是應該的,沒道理再供他們浪費啊!”
“韓校長,去年我們家剛給大孫子娶了媳婦,老頭子又病了一場,這些你應該也都聽說了。
現在家裡的饑荒還沒還完呢,實在是拿不出多餘的錢給他們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