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不妥。
可沒辦法啊,農村都這樣,家家戶戶指著地吃飯,現在別人都掙錢了,他們也想掙錢改善生活。
聞言秦浩掃視一圈,開口問道:“你們不種大棚菜嗎?老支書說了他牽線能賣出去,你們可以趕上一波。”
現在能保證種出來的菜有地方賣,是不容易的事兒。
秦大山既然開口說了,那一定是有保證的。不然誰會大包大攬的?賣不出去不得給他家房子點了。
“別提了。”男人嘆了口氣說道:“這種大棚菜最重要的是塑膠布,咱們這塑膠布多少錢你還不知道?太貴了。”
“而且去貸款我們不敢擔負這個責任,說實話就是我們膽子小。”
男人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膽小的,除非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壓彎了脊背。
他們這個年紀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貸款去買塑膠布蓋大棚?不可能的。
秦浩也想到了這一點,能讓他們止步的,肯定是家庭的責任。
這時秦大山過來了,看到這些人還愣了一下,“張平,你們怎麼在這?”
張平就是帶頭的男人,看到老支書有些尷尬,之前人家就去他們家問過了,要不要蓋大棚。
但是他們家都沒同意,因為家裡還拉著饑荒,根本沒錢。
他回道:“老支書,俺們想問問平安有什麼好想法,帶帶大夥。”
這剛拒絕老支書,又來問秦浩,這不是打支書的臉嗎?
聞言秦大山恍然的點點頭,“我今天也是為了這事兒,昨天是我沒考慮周全,村長跟我說了你們的情況,確實不適合貸款。”
秦家堡子幾乎有一半的人負債,當然不是很多,幾十塊錢上百塊的。
但一年到頭種的糧食也就夠大家吃,剩下來的賣個幾百塊錢,加上每年的生活費用,幾乎不剩了。
“那你們繼續說,我在旁邊聽著。”秦大山坐在炕邊,拿起菸斗子。
秦浩想了想,覺得還是得從農村的環境出發,畢竟大家不能去鎮上縣城做生意,需要照顧家裡人,而且出門花銷也大。
“這樣吧,你們可以養雞,或者乾魚塘,我都能幫忙找門路。不過賺多少錢我不能保證,這玩意兒都看自己。”
他不想給任何承諾,只是保證能幫忙賣。
像秦大山那樣大包大攬,他做不到,而且給的希望太大,跟預期不符合,很難想象別人會怎麼做。
聽到這話大家也有點動心了。
“秦浩,我之前想過乾魚塘的,而且咱們這水質也好。”其中一人臉上帶著興奮。
其他人也有點想法了,就是這個一起幹是怎麼幹?
秦浩又道:“也不只有這一種方法,像養殖林蛙也行。”
“林蛙?就是蛤蟆吧?”秦大山開口道。
林蛙在東北的俗稱就是蛤蟆,這東西跟青蛙不同,野生肯定不能養的,就人工繁殖。
“嗯。”秦浩想了一下其中的關係,又道:“這得在林場辦手續的,不是你想隨便養就行。”
“而且這個東西一旦養殖,以後也不需要成本,除了跟林場承包以外,就是第一次放苗的錢。”
“另外頭一年肯定沒啥錢,就得指著第二年開始掙錢。”
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堅持下來才能看到成果。
蛤蟆值錢的地方在母蛤蟆肚子的油,也就是雪蛤油,大補的東西。
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雪蛤油,燕窩,這都是好東西,美容養顏,滋補品。
“好是好,就是成本太大了。”張平聽出來了,這是要投入很多錢,還有人力。
“這個不太適合他們。”秦大山認同的點頭,確實太麻煩,而且錢投入太多,差不多跟大棚一樣了。
秦浩點點頭,“那就趁著還沒上凍,抓緊時間挖池塘,你們人多可以一起入夥,多挖兩個池塘。”
“養魚這方面我不太懂,也幫不了你們,誰懂這方面多的,可以去問問。”
魚類其實挺賺錢的,而且比豬肉價格便宜,大家會經常買條魚吃,起碼也是葷腥。
而且鎮上縣裡都能賣,路途不遠,買賣方便。
至於想養殖別的也行,雞鴨鵝都能養,反正只要是膽子大,賺錢很容易,多了少了而已。
蛋類他可以幫忙處理,也可以去鎮上自己賣。
看著吃飯點到了,大家陸續的走了。總不能來求人出主意,還要在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