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這麼說了,那就沒必要揪著不放。大家繼續喝酒聊天,非常的開心。
秦浩沒敢喝太多,大家也不是勸酒的人,誰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別喝太多就行。
眼瞅著現在收地都結束了,剩下捆苞米杆子這些活,家家都準備曬曬苞米賣糧了。
酒過三巡大家喝的差不多了,有的惦記家裡就先回去了。種草莓得回去生火,大棚到了晚上很冷,不能凍到草莓苗。
趙老六也回去餵雞準備睡了,他這段時間就等著小雞長大下蛋,沒別的長大了。
“大爺,有啥事兒就說吧,也沒外人。”秦浩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是自己家人。
秦大山點點頭,開門見山說道:“我知道最近你挺忙的,想問問你有沒有時間,指點一下大家蓋大棚。”
“大家?”秦浩眉頭微蹙,問道:“多少人蓋大棚啊?”
這怎麼聽著不對勁啊?
秦大山瞥了他一眼,盯著手裡的酒杯說道:“也就十來戶吧,準備種菜。”
種草莓雖然賺錢,但技術在那了,大多數沒年輕人那麼有想法,還是種菜更好一些。
他們家家都有種菜,在大棚裡肯定也能成。所以這種賺錢的機會,只要家裡有點家底的,都要去拼一拼。
年代不同了,時代也在進步,他們也想進步。
聽到這話秦浩無語了,十幾個人?十幾個大棚種多少菜呢。
“大爺,這麼多人種,到時候菜往哪賣啊?”他感覺一個頭兩個大了。
不是他想攬下這活,而是覺得量大根本不好銷售。
秦大山聞言示意讓他放心,“這個你不用操心,都有數。”
“我同學有在縣城菜市場當管理的,我跟他打聽了,只要菜品好,他們可以過來買。而且是多少都要,越多越好。”
有了這個銷售渠道,他們就不怕賣不出去。菜是有需求的,跟糧食差不多。
水果那是有錢人吃的,菜不一樣,雖然價格比正常時期高一些,但一斤也沒有肉貴呢。
所以冬天青黃不接的時候,買幾次青菜都是很容易的。
既然都這麼說了,秦浩就沒再推辭,“那行,我抽空去看看。”
有他看,大部分人都會安心的。因為第一個搞大棚的就是秦浩,雖然他家沒有,可草莓大棚都是秦浩去指點的。
說完這個,秦大山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秦浩,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問你,為什麼大家都搞大棚,你卻不種?”
按理說這麼掙錢的事兒,肯定是第一個搞啊,但秦浩沒有,反而是讓別人先來。
如果是怕有風險,那第一批草莓賣出去以後,是不是應該蓋大棚了?
大家都看向秦浩,這也是他們心裡的疑惑。不過都是秦浩的家人,他們沒辦法開口,好像怕秦浩不掙錢似的。
對此,秦浩回道:“其實我不是沒想過,但收雞蛋賣雞蛋自己佔據我一半的時間了,還有養雞,來年的雞會越來越多。”
“大爺,你沒忘了後面這山我包下來的吧?”
當初包了山頭沒少有人笑話他,一個破山頭又不能種果樹的,要它有什麼用?
秦大山想起這件事,至今也沒搞清楚到底用來幹什麼,“我哪忘了?這跟種大棚有什麼關係。”
“是這樣的。”秦浩解釋一下。
包山頭無非就是養雞,溜達雞跟普通家養的雞肉口感完全不同,營養價值也不同。
溜達雞吃的蟲類更多一些,而且還經常走路,所以雞肉口感不同。
蛋的口感也會更加豐富,要說影響,那跟普通家養的雞蛋差不多少,就是口感不同。
還有養豬也需要場地,至於大規模養殖,還沒有想好,畢竟賣不賣的出去還不知道呢。
聽了秦浩的話,大家都覺得不太行。養雞能掙多少錢?哪有大棚種植掙的多。
秦大山也是這樣的想法,開口勸道:“秦浩啊,我知道養雞也掙錢,但不可能掙的比大棚多吧?”
肯定多。
但秦浩沒說,他之前就是靠這雞蛋發家的,總不能實話實說吧?畢竟他賣出去的東西都在現代,再透過衣服變現。
可是最近秦浩覺得這樣的路子不能一直行得通,萬一常貴哪天不做了,去做車行,他這邊怎麼辦?
自打回家以後,他就有種預感,江大彪的產業,或許會被常貴接手。
總要有人去做車行的,而且那邊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