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營業廳,她便說:你不是想吃烤串嗎? 對的,這便是我來街上的一個主要因素,買藥倒也還好哈哈哈 因為街上要起會(類似於集會)有很多小攤便已經擺了起來。有一個好大好大的烤串攤,那麼多炸串,我看著就眼饞嘴饞的,多看了幾眼 但是上次來已經花了點錢就沒有捨得買,就準備今天來買呢,結果小攤沒有了,不知道去哪了,估計是天氣太冷,唉,便覺得很遺憾, 當然也只是遺憾一下,只是口腹之慾沒有滿足,然後便陪著她來買卡了,沒想到她看出來了。 對面確實有一家烤麵筋烤火腿腸的攤,但平時她也不會讓我吃這些所謂“垃圾食品”(沒有攻擊烤串的意思,只是家長的個人想法)我也沒有想過主動提出去買的意思。我說:算了吧,還得拐到對面,不想動了。 她說:你既然想吃那就去買唄~ 便自己騎著車跑到對面去問麵筋的價格,我便也騎著車跟著她過去了。 到那之後,她一看旁邊有一個賣草莓的車,便讓我自己買烤麵筋然後她去問問草莓怎麼賣(因為家裡鼠鼠的弟弟喜歡吃草莓。) 我便問烤串的攤主:“叔,咱家麵筋咋賣啊?”那位叔邊說邊換上熟悉的迎客(宰客)笑容說:“咱家麵筋正宗滴很,還便宜,5塊錢6串十塊錢13串!咋樣,妮,買不買?” 咦,果然像鄰居說的那樣,5塊錢6串。我說:“中,叔,那買五塊錢的麵筋。” 叔便把烤麵筋拿出來蘸料然後開始烤。 看著開始烤麵筋,我又注意力分散,“叔啊~咱家澱粉腸咋賣呀!” “兩塊錢一根!” “行行行,叔,再來根澱粉腸!” 眼看我選擇的東西都開始烤了,我便分出些閒心來看我媽媽那邊。 看她把車子推過來,我問:“怎麼回事,怎麼不買,多少錢啊?” 她倒也沒回答我,只問我:“麵筋咋賣啊?” 我也只能先回答她的問題:“五塊錢六根,十塊錢十三根,我買了六根。” 我本以為她會說:那麼貴,別買了,誰知她竟然說:怎麼不買13串?便來和老闆攀談。很快便表現的兩個人很熟絡的樣子。又說:“再送一根再送一根,好麼,又是熟悉的搞價環節,每當這個時候,便會很崇拜她,(真的超厲害的,像是搞價這回事,熟練運用,一百多都可以搞成幾十,省下來的錢還可以買吃的哈哈哈~)老闆,再送一根妥了,家裡兩孩子,13根分著不好分,再鬧嘍就不好了!送一根14根好分,一人七根!” 老闆同意了,當然哈,老闆的說辭是這樣的:“我就是看現在沒人,我才給你再多拿一根,要是有人我也不拿了~諸如此類的話” 我媽說:“當然,看著老闆也是實誠人,家裡真是兩小孩不夠分,要不然……此處省略號哈哈哈” 搞價,可真是一門學問呀~諸如:走走走,這個東西不好,咱看下一家,來換得店主為了留客的降價;諸如:你看,你家的這個這個…不咋好啊吧啦吧啦有瑕疵透過挑剔東西的質量,來換得店主的降價;也諸如這種,家裡有孩子呀,或者你看我們現在多少多少人… 害~學學學,努力學,搞價搞價 搞價完畢,我媽才回答我最初的問題。 我媽說:“十塊錢一盒。買不買?” 原來是來問我的意見,不知道何時,我已經長到可以一起拿意見的年紀了。 我說:“才十塊錢,買了唄,我去那邊看看。” 攤主看我過來了,便很熱情的站起身來迎接:“妮,來嚐嚐俺家的草莓,可甜了,新摘的奶油草莓。10塊錢一盒。先嚐後買啊!先嚐嘗,不甜不買。” “可以嚐嚐呀?~” “可以的,妮,嘗吧” 我便嚐了一塊,感覺還可以,有點微甜。便跟攤主又要了一塊,拿給我媽媽吃。 遞到她嘴邊,她不吃,我硬給塞進去。喜歡我上大學之後()我上大學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