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和機械課程,就算是第二步了。
都說士
農工商那若是上有所好能不能改一改這個順序呢?
光只是馬長曦、王師若在天后與安定公主手下得到重用其實還遠遠不夠。
好在還有對於李清月來說更為重要的第三步其實已經走出去了只是還需要等等一條訊息罷了。
最遲應該也就在明年年中吧。
“行了不說太平那邊了說說朝中吧。”李清月眨了眨眼睛“阿孃怎麼想到將天皇陛下推到洛陽來的?”
她是真喜歡今日這個喜迎凱旋於則天的好兆頭可惜這種和穿越有關的話她是絕不可能和旁人提及的。就連阿孃也不行。
但換種方式說她喜歡這裡也未嘗不可。比如說洛陽這地方
“他現在還有拒絕的理由嗎?”武媚娘答道“若是他手中還有真正屬於帝王的權柄在我提出這建議的時候他就該當力爭拒絕才對可惜……”
可惜啊。
“他的心已經亂了。”
李治只怕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她何止是要藉著此次巡幸洛陽讓那位李唐天子為自己的草率決定致歉也是要再借此試探一番朝中虛實。
但就算是他後知後覺意識到了又能如何呢?起碼從李治這裡得到的結果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她唇角微微上抬了幾分在女兒面前毫不掩飾地露出了一抹愈發銳利進取的神色:“擺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一個極容易死而不僵的強敵但他的心越亂就越是容易出錯這便是我們一步步往前最好的機會。”
李清月頷首以表贊同:“是啊人心是經不起這麼磋磨的。”
武媚娘抬眸一笑:“比如說高侃?”
李清月攤手:“怎麼說呢經歷了這樣一出大概除非天子親征帶著他打出一場無可質疑的大勝要不然他都很難再做李唐的忠臣了。何況天皇對渤海高氏的態度也遠不如早年了。”
此前李治還想過要為長孫無忌平反讓他等到了九泉之下遇到先帝還能對這份舅甥之情給個交代但被阿孃給勸了回去。因長孫無忌被牽連貶謫的渤海高氏數人也並未被重新召回朝堂重用那就更讓高侃少了一個非
要效忠於李治的理由。
那正好,高侃以後就是她的將領了,大家皆大歡喜。
李清月:“高侃主動投誠之後,真正還心向李唐,又還有足夠分量兵權在手的人,應當不多了。”
武媚娘思慮了片刻,說道:“不錯,確實不多了,不過非要說的話,應該還有幾個。但……過些時日就能知道他們是個什麼情況了。”
她也沒在此事上糾結,而是直接在說話間舉起了手邊的杯盞,朝著女兒舉了起來:“總之,此次你再得一方人心,我以茶代酒,為你祝賀!”
在今日阿菟說出那句恭賀北地安定的祝詞之時,天知道她是廢了多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彼時不要被那等激動的情緒所主宰,在迎接她走到面前的一步步裡,也莫要表現出過於異樣的神態。
可在這私下裡只有母女二人的場合,便無需有這樣多的顧慮了。
是該慶祝的。
李清月也隨即舉起了手中的茶杯:“那我也祝賀阿孃,再進一步了!”
二人相視一笑,便各自將茶飲去,只剩了空杯擺放在面前。
若非這洛陽之地還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不是貪杯的時候,李清月實在很想趁著今日的興致痛飲一番。
但既知這滾滾而前的局勢不僅沒有脫離她們的謀劃,反而還以更快的速度在朝著正軌之上去,她又覺得,這杯慶功酒也不是不能挪到往後。
武媚娘顯然也是這樣想的。
不過她面上又忽然多掠過了一縷沉思,在短暫的猶豫後還是接著說了下去:“說到人心經不起這麼磋磨,我看朝堂之上的老臣也各有想法了,你老師那邊,你還是多走一趟吧。”
像是許敬宗這等已到了將死之年,只想著撈一把身後名就走,其他之事根本全不在乎的,終究還是少數。
李唐建國至今雖也不過是五十多年,三代帝王而已,但夾在中間的那位,實在是有著太高的聲望和人格魅力。
天可汗這個稱呼沒有從四夷之地徹底消退其影響,從民間到朝堂對於先帝的懷念之聲也從未停止。
武媚娘毫不懷疑,若是安定之前沒能將李賢給救回來,又或者是在她力挽狂瀾之前,大唐北部邊境就已經狼煙四起、戰禍頻頻,必定有人會跑去昭陵和先帝哭訴。
所以若要取而代之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