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譬如北辰(2 / 5)

她實在很難確定,李治發出這句問話,到底只是在談論已到適婚年齡的李下玉和李素筠,還是

也要連帶著將安定的事情提上日程。

不過按理來說,有英國公的那句勸告,應當能讓陛下將自己的計劃偃旗息鼓一段時日……只是不能完全放鬆警惕而已。

更大的可能,還是真只在問那兩個蕭昭容所出的女兒。

武媚娘想到這裡,不由在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她覺得自己和陛下之間的情分,已變質成了連她都不知道該不該認的地步。

但到底是誰先變的,她已分不太清楚了。

只能說,對於朝臣來說,她與李治依然是牢不可破的聯盟,以一種無法讓人從中介入的方式統轄著這片大唐國土。

在這一點上又好像從來都沒有變過。

李治卻並未留意到她臉上一閃而過的微妙,“不全是弘兒的問題。就像我方才所問,安定對這兩個姐姐,到底是什麼想法?”

早在他對著媚娘提出要將她所生的子女單獨序齒開始,那幾個其他妃嬪所生子女就已幾乎不會出現在他面前了。

蕭妤自隨同周國夫人出宮禮佛後也不曾回宮,就連姬揔持病逝也未讓她的生活軌跡發生改變,更讓這兩個女兒連帶著她們的兄弟李素節,都遊離在李治的注意力之外。

所以當聽聞李素筠真在安定手下建立了戰功,李下玉有繼承太史令位置希望的時候,李治都覺得有種自己身在病中,以至於不知時日流逝的恍惚。

難道,真要讓她們做官不成?

可安定乃是戰將主帥緊缺,又持有滅國之功,在必須做出封賞的情況下走到了今日的這一步,其他的人卻不是這樣。

李治也不希望,這等公主也能出將入相的待遇,會擴散到太多人的身上。

“怎麼想的?”武媚娘搖頭輕笑了一聲,以閒談一般的口吻答道:“大概是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吧。”

李治奇道:“……哪有這麼形容的?”

“我說錯了嗎?”武媚娘解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又不是隻在形容陛下這顆紫微星,各州刺史理政之時也當有此標準,何況是為陛下欽定上柱國的安定。”

“陛下有朝臣拱衛,太子為諸王標杆,各州刺史有屬官協力,至於安定既要為陛下橫掃邊陲、威震四方,自然也該當有群星策應。偏偏那

些個朝堂官員又不是個個都覺得公主可堪大任的,還不如姐妹、姑姑還有那些有本事的姑娘們能為她盡心效力,你要讓安定怎麼辦?”

“我……”李治一時語塞,不得不承認,媚娘話中所說並沒有錯。

光是之前劉仁軌的那件事上就可見一斑。

現在就算聖旨已下,為此事蓋棺定論,媚娘還有幾分抱不平的想法,又將這其中的困境控訴在了他的面前,也一點都不奇怪。

雖說連英國公的孫子李敬業都因前往遼東的數年曆練,對安定公主尤為敬服,李治卻不難猜到,朝堂上的大部分臣子到底是如何想的。

安定公主年齡漸長,好像非但沒有讓熊津大都督府的幕僚變成更多人願意趨向的選擇,反而有更多人開始觀望天皇天后對於安定公主隨後的安排,看看他們是否要在太子成年之後,還給一個公主這樣大的權力。

這就讓安定在執行四海行會、坐鎮遼東之時,不得不啟用更多的非士族出身之人,以確保各處崗位都有人督辦事務。

她想借用同道的姐妹與皇室長輩來達成自己的目的,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可李治也說不好,這樣的發展到底會導向一個什麼結局。

比如說,倘若安定當真能在數年後解甲歸田,這個只有在安定麾下才能得到重用的特殊群體,當真甘心自己會失去此前的權力嗎?

然而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因病症導致的頭疼就讓他被迫中斷了思考,武媚娘也在此時朝他說道:“再說了,她們的俸祿是安定出的又沒讓你出,還有,若是真有人覺得我在苛待於義陽和宣城,蘭陵蕭氏只是因蕭昭容的失勢而偃旗息鼓又不是人都死完了,自會來說的。”

“陛下與其思考這些費心傷神的事情,還不如想想,該當給賢兒選個什麼王妃。”

李治連忙擺手:“如今後續軍糧籌措仍需不少,先莫要提此事了。”

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雖是身在病中,李治的語氣也倏爾凝重了起來,“這軍情要務,還要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