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賢王語氣篤定的說道。
匈奴單于的雙眼微微眯起,從左賢王的話語中,他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別看當前城內匈奴將士的人數不少,真正與晉軍對戰的時候,能夠展現出多少的戰鬥力呢,在晉軍的強悍手段面前,匈奴將士有的是更多的畏懼罷了,他們在晉軍的面前,連戰鬥的勇氣都不具備。
以這般的狀態迎戰晉軍的話,成功,距離匈奴大軍太過遙遠了。
然而這次的戰爭,對於匈奴方面來說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如果匈奴的重要人物在城內為晉軍一網打盡的話,對整個匈奴來說都是挫傷,到時候匈奴混亂,群龍無首,什麼樣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作為匈奴單于,冒於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
“好,就以左賢王的辦法來,到時候我們率領騎兵直接突圍離開。”匈奴單于點頭道。
放棄了城內其餘的匈奴勇士,匈奴單于的心中雖說有著很多的不甘心,但是隻要能夠返回匈奴,只要能夠讓匈奴從這次的災難中走出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了這次的事情之後,匈奴與晉軍必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哪怕是匈奴為了與晉軍之間的戰爭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在所不惜的,到時候,匈奴人會讓晉國之人明白,想要讓匈奴人屈服,沒有這般簡單的事情。
而做這些事情,是需要有領頭之人的,匈奴單于需要在這等時候站出來,率領匈奴將士征戰疆場,讓晉軍為他們戰場上背叛行為付出代價。
左賢王道:“單于率領騎兵離去即可,臣率領軍中將士阻擋晉軍,為單于提供機會。”
匈奴單于深深的看了左賢王一眼,論及領兵征戰的能力,左賢王是匈奴之中屈指可數的存在,深為匈奴單于所認同,在最後的時刻,左賢王做出這樣的選擇,足以看出左賢王對於匈奴的忠誠。
平心而論,左賢王若是身死的話,匈奴單于的心中會有著諸多的不捨。
剛剛趕回軍中的右谷蠡王,聽到兩人的交談之後,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良久,右谷蠡王道:“左賢王,如果你不能從西平城返回匈奴的話,以後你所在的部落,本王一定會權力庇護的。”
左賢王笑道:“右谷蠡王,到時候恐怕你要失望了,本王率領匈奴勇士征戰疆場多年,什麼樣的敵人沒有見過,就算是晉軍的實力雄厚,想要將本王留在西平城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如果左賢王返回的話,本王請左賢王喝酒。”右谷蠡王道。
聽著兩人的交談,匈奴單于露出會心的笑容,當匈奴的形勢緊急的時候,作為匈奴的將領,會團結起來對戰敵軍的。
“傳本單于之令,所有騎兵聚集。”匈奴單于命令道。
相對於步卒來說,騎兵在突圍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優勢,只要能夠從敵軍的包圍下離開,就能很快擺脫敵軍的追擊。
而步卒的速度太過緩慢,以晉軍騎兵的速度,想要在戰場上追擊逃離的匈奴步卒還是比較簡單的。
所以說,左賢王想要從西平城內離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左賢王留下來,是為了匈奴人的未來,如若左賢王戰死疆場的話,就是匈奴人的英雄,就算是左賢王所在的部落,也不會因為實力弱小而受到其他部落的侵犯,這就是英雄所在的部落應該享受的待遇。
就在左賢王與匈奴單于交談的時候,匈奴大軍試探著向晉軍發起了進攻。
迎接匈奴將士進攻的是三眼神銃的響聲,前排的匈奴士卒不斷的倒下,讓匈奴將士驚慌不已,急忙後退,晉軍三眼神銃的威力,匈奴將士可是清楚的。
面對晉軍的時候,必須要將晉軍的三眼神銃考慮進去,如果沒有合理的應對三眼神銃的策略的話,在戰場上肯定是要吃虧的。
與晉軍對戰的時候,有著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加在一起,讓匈奴的將士感覺到頭疼,這也是與晉軍對戰最為麻煩的地方了。
晉軍不僅有著強悍的實力,還在戰爭中有著過人的手段,與這樣的軍隊交手,稍有不慎就會損失慘重。
晉軍的鋒芒,不是那般容易抵擋的。
就在此時,一名晉軍士卒上前大喊道:“匈奴的將士聽著,晉國皇帝有令,如果主動放下兵刃投降的話,我軍將士不會傷害你們的,等到戰爭結束之後,你們仍舊是匈奴的子民,晉國皇帝需要的是匈奴單于的頭顱。”
喊聲,在城北不斷的響起。
不少匈奴士卒聽到這等話語之後,心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