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秦峰同志召集大家:“晚上咱們一起吃飯,就別等著老知青回來再做了。下午咱們沒事,就把飯做了吧。我已經跟老知青們把晚飯要用的糧食和菜都預備出來了。” 幾個半大青年都跟著點頭,當自己不知道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的時候,就聽別人的吧,只要他乾的不是壞事兒。 秦峰同志又問:“誰會做飯?” 所有人都舉起了手。 秦峰:“都會?小雨你會做飯?” “咳,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媽做飯的流程我一清二楚,沒問題的。” 苗書莘:“……”盲目自信不可取啊,同志! 秦峰抽了抽嘴角,換了個問法:“誰做過飯?” 這回,苗書莘、杜雪和張衛軍舉起了手。 鄭紅梅說道:“我其實也做過,但是我沒用過土灶,不知道這個該怎麼用。” 苗書莘:“那我們就先去試一試吧。不管以前會不會,以後總得學會的。趁著現在沒事,都去學學。” 秦峰:“對。那咱們都去試試。” 然後六個人圍著灶臺站在那兒,誰也不想做第一個。 苗書莘:“……我來吧,我會。” 接下來是小苗老師教學時間。 “先用易燃的幹樹葉或者幹玉米皮引火,這些東西容易著,著了以後,再加一點幹樹葉和玉米皮,保證火能一直燒著,不會很快滅掉。然後再往上加幹樹枝這些,一次不要加太多,別直接把火壓滅了。如果覺得火快滅了,就往上再加一點樹葉。火著了以後,一次也不要塞太多柴,不是柴越多火越大的,要是堵上風道,也容易滅。” 她一邊解釋一邊示範了一遍。 “行了,挨個來吧。” 事實證明,實操比嘴上說說難多了。雖然有小苗老師現場指點,大家也還是費了好大一會兒才掌握了這項技能。 “太好了!我會燒火了!”方小雨欣喜道。 秦峰:“那晚上咱們做什麼呢?” 鄭紅梅:“還做中午那種?煮餅?” 杜雪:“不行,煮餅的話,明天早上不能帶啊。” 方小雨:“小苗,你覺得咱們應該做什麼?” 苗書莘:“……不行就做貼餅子唄。燙麵窩頭也不好吃吧?” 張衛軍:“那咱們就做貼餅子。” 苗書莘:“我有個小提議,咱們去碾子那兒把面再碾一下吧。碾細點,可能口感會更好一點。咱們有篩子嗎?” 秦峰:“不知道啊,回頭再問問。那咱們先去碾子那兒看看。以後這個地方也得經常去。” 鄭紅梅:“可不是嗎?這兒還沒有通電,也沒有電磨。以後有了電磨就好了。” 一行人用簸箕端著一點粗糧粉到了碾子那兒,有人正在用,他們就站在旁邊等一會兒。 在木架子那個窟窿裡插根木棍,用手推木棍,碾子就會轉起來,把東西壓碎。 推碾子的大娘邊轉圈邊問他們:“你們是昨天新來的知青?” 秦峰點點頭,回道:“是的,大娘,我們剛來。以後有什麼事兒,還得請您多關照。” 大娘笑道:“你這個娃子會說話。” 幾個人沒再多言,就乖乖在那兒等著。 大娘和來來往往的人都能聊上幾句。他們也跟著點頭微笑,大娘大嬸兒的叫人。 還順便聽取了一些八卦。 “你聽說了嗎?早上秀華摔掉了一顆牙。去公社醫院看了,粘不回去了,說是牙斷了半截,牙根兒還在裡頭呢,醫生給她把牙根兒拔出來了。另一顆門牙也晃得厲害,直接給拔了。上嘴唇還給硌了個大口子,都快裂開了,縫了針呢。而且她的鼻樑骨還摔斷了。” “這麼嚴重?怎麼能摔成這樣呢?” “嗨,說是那孩子為了保護幾個瓶子,直接臉著地了。” “……” 幾個知青聽的內心乍舌。連始作俑者苗書莘都有點驚訝。 終於輪到他們了。 把粗糧粉倒在碾子上,挨個推著磙子碾了幾圈。又用高粱苗笤帚將碾好的粉掃回簸箕裡。 苗書莘想著,還是需要個篩子,這樣就能篩一遍,把粗顆粒留下接著碾。 做飯的時候,苗書莘不自覺地就接過了主廚的重任,做了貼餅子,又炒了個蘿蔔,拍了個黃瓜。 吃起來怎麼樣先不說,聞著是很不錯,尤其是貼餅子。 而且刀工非常亮眼,那蘿蔔絲切的,全都是一般粗細,炒出來也讓人覺得很有食慾。 “小苗,你太厲害了。我現在就感覺餓了,想吃。”方小雨說道。 “等大家回來就能吃了。我回去拿一罐醬菜過來,給大家加個菜。”苗書莘回道。 “我還有個罐頭,我去拿過來。”方小雨說道。 最後,新來的知青每個人都貢獻了一點東西,擺在桌上還挺像樣。 老知青們一進門,就聞到了飯菜的香氣。 “喲,你們都做好了?那我們可就吃現成的了。” 秦峰:“快洗手入座。我們今天下午就學著燒火、做飯了。燒火已經學會了,費了不少柴,抽空我們去撿點補上。做飯還差點事,今天的飯是苗知青做的。大家快來嚐嚐。”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