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程很曲折,但是葉初家的地還是在這個週日被收拾妥當了。 當天晚些時候,趙耀他爹趙政委親自登門表示了感謝,送來了家鄉特色的臘肉。 趙政委是川省人,正宗的川省臘肉,葉初毫不客氣的收下了。而且她合理懷疑,裴書媛之所以能和趙耀成為青梅竹馬,可能是看上了趙家的川菜。 要是裴書媛知道了她的想法,一定要給她來一句“看破不說破”! 接下來,部隊家屬區掀起了勞動狂潮,官方組織的活動,針對的就是那些即將報名下鄉的小青年。必須下鄉的,和腦殼有疾主動要下鄉的。 這項活動,是鄭旅長、趙政委,再加上裴書媛她爸裴參謀長一起促成的。 給不同人的訓練也是不一樣的,對那些必須下鄉的,找幹活能手給他們培訓,教他們什麼姿勢最省力又不傷身體,教他們活應該怎麼幹,別到了農村兩眼一抹黑,說是去支援建設,最後反倒成了添亂。 對那些腦殼有疾的,除了教授上述技巧之外,就是加訓,往死裡幹。這都是對方家長特意走後門提的要求,怎麼能不滿足他們? 官方專門劃出了一塊地,讓大家實戰演習。 一天沒過完,腦疾全都治好了。一個個跟鵪鶉一樣,老老實實上學,什麼么蛾子也不敢鬧了。什麼李紅梅張紅梅的,全都靠邊兒站吧。 必須下鄉的那些,在學習技巧的同時,腦子也瘋狂運轉,只要能在城裡找到工作,就不用下鄉了。一時間,大家都勤快起來,到處跑著去找工作,又不是沒長嘴,問唄。 “你們招人嗎?我是高中生,什麼都能幹!不怕苦也不怕累。” “臨時工也行。” “學徒也可以。” 以前還挑三揀四,抹不開面子,現在嗎?面子值幾個錢?只要不下鄉,怎麼都好說啊! 不得不說,種地真的太辛苦了。在城裡工作,就算攢不到錢,但至少不用吃大苦,環境也熟悉,不用擔心面臨未知的風險。以後有新的工作機會了,還可以想辦法換。而且,一旦有機會,就能抓住。你要是下了鄉,城裡有什麼工作機會也輪不到你啊。 事實證明,只要能甩開膀子邁開腿,放下架子張開嘴,找工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找不著好的,還找不著孬的嗎? 還真有好幾個人找到了工作,不用下鄉了。 這下子知青辦的吳大姐真的不幹了。現在是上山下鄉的動員期,人家都乾的熱火朝天的,本來她這兒形勢也是一片大好,好傢伙,你們這麼搞,是在給她的動員工作拖後腿啊! 她倒也沒找葉初和裴書媛的麻煩,直接去找裴參謀長了。 師部。 吳大姐:“師長,參謀長,你們這樣做,我的工作沒法開展了。上山下鄉是響應號召,本來咱們的年輕人都有幹勁兒、有衝勁兒,想要下鄉去支援農村建設,結果你們這麼一弄,很多人都打退堂鼓,還有的找到了工作,已經不符合下鄉條件了。” 韓師長:“咱們就按照規定辦事,符合留城條件的,就可以留城。” 吳大姐:“話是這麼說。但是,本來我們的動員工作卓有成效,有一些符合留城條件的,主動要求下鄉,這我們也得允許吧,得鼓勵吧!還有不符合留城條件的,現在都出去創造條件了。這麼一搞,最後所有人都不用下鄉了?那我們還怎麼響應號召?” 裴參謀長:“下鄉是為了支援農村建設,年輕人光有衝勁兒和幹勁兒還不行,那必須得真能幹才行啊。你也看見了,現在這群年輕人,能幹什麼?下了鄉,那純屬給老鄉添亂。我們提前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也是要儘可能避免他們下鄉以後給老鄉添麻煩。這麼做有什麼問題?” 吳大姐:“說的好聽,培訓?結果呢?都把人培訓走了!” 裴參謀長:“吳大姐,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咱們把一群不會幹活的人扔到農村去,那是去搞建設嗎?那是胡鬧!再說了,農村建設需要人,城市建設就不需要了?他們能找到工作,那恰恰說明城市建設需要他們啊。” 吳大姐:“……” 裴參謀長:“而且我們搞培訓,也是要大浪淘沙,從中篩選出真正想要去支援農村建設、而且有能力支援農村建設的人才,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發揮知識青年的作用,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文化,幫助農村發展。” 吳大姐:“……那篩選出來了嗎?” 裴參謀長:“至少已經選出了一個頂頂優秀的。” “誰?” “這是個姑娘,叫李紅梅。她多次私下裡向大院裡的年輕人表示,她自己特別想去農村支援建設,而且她農活幹的非常不錯。不光有滿腔熱情,有幹勁兒,關鍵她也是真能幹。這個姑娘還不驕不躁,也沒去你那兒邀過功表過態吧?但人家想要下鄉的心是非常誠摯的。這一點,很多年輕人都能作證。” 他接著說道:“咱們與其送一大批年輕人下鄉,還不如樹立一個典型呢,咱們這兒出去的知青,一個能頂一排。多厲害!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這章沒有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