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廠長抵達京城,坐上一機部派來接他的車,直奔一機部招待所。剛放下行李,領導小組就直接找上門了,連休息時間都沒給他留一點,直接就要拉著他去開會。 “我們已經把尚在京城的專家們都集合好了。就等你呢。” 周廠長:“……不是,我坐了一路火車,就不能先讓我洗個澡換身衣服嗎?” “什麼時候了,還講究這些,我們不嫌你埋汰。等開會休息的時候你再洗。” 周廠長:“……忽悠誰呢,會一旦開起來,那就沒有休息的時候了!” 來喊他的領導:“……” 一機部人來人往,這位是最自在的,他是真不拿自己當外人,真拿自己當一機部的親兒子了。當然了,他也確實是。他負責的機床廠是一機部的直屬企業,和一機部聯絡緊密。 周廠長到底還是爭取到了一刻鐘的時間,稍微維護了一下自己的個人形象。 一機部招待所能容納1000多人,住的滿滿當當,全國各地工廠的負責人都往這兒跑。目前的政策之下,要裝置的、要資金的、要協作的,都需要跑到一機部來,由部裡統一協調,企業的利潤由部裡收走,虧損也由國家補貼。 個個說出來都是大企業,其實也就是一機部下屬的生產車間而已,自主性約等於零。 有很多事情,明明可以很簡單的解決,但是一旦要由部裡統一協調,一下子就麻煩起來了。就比如,他們一機廠需要鋼鐵,明明本市就有鋼鐵廠,可以就近供貨。但是不行,鋼鐵廠生產的鋼鐵,要由部裡統一調配,他們需要的鋼鐵也要由部裡統一調配。 統一調配的結果就是,鋼鐵廠的鋼鐵運往全國各地,而他們需要的鋼鐵可能要從雲省運過來,費時費力費資源。 而且,廠裡要上什麼新裝置,需要用到什麼東西,要向部裡申請,好幾個部門層層審批,等到審批完了,他們可能已經不需要用那個東西了。 周廠長和領導一起走出招待所的時候,看著來來往往像菜市場一樣嘈雜的人群,忍不住在心裡吐槽。 雖說是全國一盤棋,但是這麼做還是弊大於利。 他跟領導感慨道:“什麼時候,我們廠需要的材料和資源,都能就近調配就好了。那我們的工作效率肯定能提升一大截。” 領導:“……你小子就別發牢騷了,你心裡那點小九九我還能不知道嗎?等吧,可能也快了。今年全國工業大整頓,這些弊端慢慢都會被揪出來。發現了問題,就得解決問題嘛。” “希望如此吧。不然我們在地方上真的不好做工作。” “你還不好做?那別人不是更不好做嗎?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就是那個特別會哭的。哪回你來這兒,不是帶著好處回去的?你就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了。人家申請個裝置用三個月,你半個月就到手了,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周廠長:“……” 行吧,他好像確實比別人要的多了點。 人家是要,他是要、又要、還要、都要。 他要用的,他申請。他不用的,他也申請,萬一以後要用呢?等那時候再申請可能就來不及了。 再說了,就算他用不上,還可以借給本市其他兄弟廠嘛。不然他老周能有那麼好的人緣?都是江湖救急換來的。 接下來,周廠長就跟住進了一機部一樣。 十幾個專家教授匯聚一堂,先講一講目前機床工業發展的現狀,最新的研究進展,遇到的難題,卡在了什麼地方,非常巧合的是,這些內容,周廠長帶來的草稿紙上,或多或少都有解題思路。 研究人員如痴如醉,除了上廁所,基本上就不離開會議室,連睡覺都在裡面打地鋪,打個盹就起來繼續開工。讓周廠長自愧不如。 他不過是激動的一夜沒睡而已,這些人才是真的科研瘋子。 好在有了思路之後,後面的問題就相對簡單了。一群專家聚在一起不眠不休的效果是很驚人的,幾乎每一天都有新進展,讓大家都亢奮的不行,彷彿已經看到了機器工業的崛起。 連軸轉了半個月,就在周廠長心裡吶喊要“逃離一機部”的時候,事情總算暫時告一段落。 領導們想著,總不能就讓這群人駐紮在會議室吧?這也不是幾天或者十幾天就能搞定的事,還是需要從長計議,而且小周還要回去抓生產! 最後,在周廠長的極力爭取之下,領導拍板決定,就在周廠長的一機廠成立一個研究所,專門從事數控機床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所需材料、經費都由部裡統一撥付,而且會精簡審批流程,方便他們儘快做出研究成果。 周廠長休息了一天,一大早就給司機打電話,讓他去把安瀾接回來,然後又帶著助手在京城逛了一圈,買了一大堆東西,要回去送給媳婦孩子。 來的時候是兩個人,回去的時候帶著好幾位專家。 他本來還跟人家說:“不用太著急,你們安排好家裡的事,然後再過去就可以。到時候提前打電話,我派人到車站接你們。”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