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要跳級,一開始,老師是不同意的。 他們這兒教學進度快,高一下學期就開始學高二的內容,高二就開始學高三的內容。高三基本上就是複習。所以,有的學生成績好,高二就可以參加高考了。 老師覺得,你高一下學期沒上,高二上學期也沒上,落的內容比較多,跳級怕是跟不上節奏。 “還有,高二要分科,你選文科還是理科?” “文科啊。”作為一個懶人,她怎麼可能去上理科。 老師一直勸說她去學理科。 “理科成績穩定,上好大學的機率比較高。文科比不了。” 她不聽,堅持選了文科。 老師給她做了測試,見她透過了,也就沒再多說。 跳到高二,直接跟著念下學期,學高三的知識。 但,就算跳級了,她依然沒有躲過吃狗糧的命運。班上一位大美女,有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在隔壁班。倆人每天跨班級虐戀情深。 小姑娘人美聲嬌,縣城人,家庭富裕,獨生女,父母疼愛,除了成績不太好,沒別的問題。和同學相處禮貌溫和,偏偏在她男朋友那兒又嬌又作,他男朋友也不是一味慣著她的,倆人隔三岔五就要大打出手。是真的打起來那種。隔兩天又和好了。 班上還有小姑娘的暗戀者,試圖渾水摸魚。 “他都跟你動手了,這種男朋友趕緊踹了吧。” “那你是沒看我把他打成什麼樣了!”小美女哭的眼睛都腫了,還是一臉傲嬌。 大家跑到隔壁班一看,好嘛,那位已經鼻青臉腫了。她們班這位,除了哭的比較大聲,沒看出有什麼傷。 好吧,你們繼續。 全班就跟看戲一樣,這兩位也不負所望,整個高中劇情就沒有中斷過。 萬幸的是,這位和孫曉的座位離得很遠。她只是遠遠的看戲,還是可以接受的。 看了一年半的愛情連續劇,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倆人情比金堅,會一生廝守的時候,在高考前夕,倆人徹底鬧掰了。 男孩成績好,上個好點的大學是肯定的,女孩,估計連大專都考不上。 男孩家境普通,覺得不努力學習就沒有未來。女孩家境好,實在是沒有學習的動力,就想混日子。高中畢業,花錢上個大專,或者上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畢業以後讓她爸給安排個工作就行了。 就這樣,倆人觀念不合,一直吵吵鬧鬧,終於在高考前夕徹底鬧翻了。讓看戲的大家都唏噓不已。 高考考場,是本縣一所初中。學校安排了大巴,把所有的學生集中運過去。 這時候高考還沒有像幾年後那麼隆重,大部分學生都是自己進考場,自己跟著大巴回學校,只有少數縣城學生的家長在考場外等待。 考前一天,孫敬亭來學校,問她要不要來陪,遭到斷然拒絕!孫爹落寞的走了,邊走邊回頭,提醒她:“考試別忘了帶筆啊。” 孫曉:“……”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悲劇。一位住校生,他爸本來在外面打工,特意回家來陪他高考。孩子平時在學校吃的清淡,食堂做的菜,油水都不多。他爸想幫他改善伙食,給他買了只烤雞。吃完,考試的時候拉肚子…… 這孩子只好復讀了一年。 這件事也不知道怎麼就傳開了,成了警示後人“高考前不要隨意改變飲食習慣”的典型案例。 高考之後,孫曉順利被京大錄取,也幫她們縣一中實現了“成群結隊進京大清大”的小目標。 他們學校幾乎每年都有一個進京大或清大的,最多兩個。學校不信邪,就不能再多一個嗎?所以就有了上述小目標。 啥叫成群結隊呢?三五成群。只要有三個,就算目標達成了。這一屆加上孫曉,剛好三個。 因為學校實現了突破,這一年考進京大清大的學生,都收到了不少獎勵。 有學校給的,有教委給的,不光是一中和縣教委,就連九中和鎮教委都給了獎勵,還有縣裡的知名企業,百貨公司什麼的,也都湊熱鬧給了獎勵。 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一萬塊,大學第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有了著落。 考試完之後,她就回到鎮上幫忙。 徐奶奶問她:“嬌嬌,那接下來你們要去京城了嗎?” “不是我們,是咱們。您也去。沒有您跟著,我們爺倆都不靠譜兒。”孫曉說道。 “對對,嬌嬌說的對。您也去。”孫敬亭趕緊附和。 “等拿到錄取通知書,咱們就出發。提前到京城把房子什麼的都找好,等到我開學,咱們就都安頓好了。” 徐奶奶想了想,便同意了。 她留在老家,也是個孤寡老太太,兩個女兒嫁到遠,一年也就過年的時候來一趟,出去見見世面也好。 “那咱們還回來嗎?”徐奶奶問。 “京城離咱這兒又不遠。坐火車也就不到十個小時。很方便的。您什麼時候想回來咱們都可以回來。” 三人商量好,一起回了趟村子。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