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被超生的二女兒(12)(1 / 2)

在這幾年,村裡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也帶來了一些新奇事。 打工潮開始興起,不少年輕人選擇出去闖蕩。其中一位大哥,從京城帶回來一個媳婦兒。長得白白嫩嫩胖乎乎的,和村裡姑娘一點不一樣。 大家都有點驚訝,不明白這個京城姑娘為什麼那麼想不開,要往他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來。 雖然辛莊人以大村人自居,但是他們心裡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大村和京城比起來,屁都不是啊。 因為人家是京城來的,大家對她多了很多包容,連他們沒擺喜酒就住在一起,都沒人說什麼。要是換個人,流言蜚語早就滿天飛了。 這位京城姑娘性格很好,和大家聊天,一點架子都沒有。她剛開始還說普通話,後來學著說本地話,但始終沒學會,只要一開口,大家就能知道,她是個在本地生活了好多年的京城人。用詞都是本地的,但腔調依然是京城的。 私下裡,有人問她,怎麼會到這裡來。姑娘也直言不諱,被騙了啊。她丈夫,把自己家鄉誇得天花亂墜,她又看上了這個人,可不就想嫁給他。她父母不同意,她跟家裡都鬧掰了,結果來了一看,傻眼了。這個村子很窮,她丈夫,更是窮村裡的窮戶。 更慘的是,她婆婆不好相處,整天對她各種挑剔,日子就像泡在黃連裡。 她也倔強,自己作的苦果自己吞,堅決不向家裡求助。 “那你家裡人不聯絡你啊?” “我爸媽和我性格一樣。”一樣倔強。 更何況,她離開的時候,連個地址都沒給家裡人留,所以,就算她父母想找她,也很難。 大家都對她充滿了同情。她婆家那點事,大家都清楚。 唯一幸運的可能是,她的丈夫對她還不錯,鬧得很難看,也和自己爹孃分了家,兩口子單過。 她後來生了一個女兒,又生了一個兒子,直到孩子長大了,才回了一趟京城,讓孩子見到了自己的外祖父母。據說回到京城且打聽了兩天,才找到父母的新家,原來住的地方早就拆遷了。 另一位大哥也學著這位大哥帶回了一個京城姑娘。不過這姑娘就厲害多了,帶著自己的好姐妹一起來的。 來了以後,也不願意委屈自己,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讓婆婆給她包西紅柿雞蛋餡兒的餃子。 他們這個地方,餃子餡就是白菜韭菜蘿蔔和吊瓜,西紅柿雞蛋是什麼鬼? 要知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西紅柿在他們這兒是當水果吃的,這兒水果種類少,除了蘋果和梨,就是西瓜葡萄和甜瓜。連橘子和香蕉都罕見。 直到世紀末,交通方便了,水果種類變多了,才開始學著外面的世界,把西紅柿當蔬菜吃。 大家都覺得這個京城姑娘不一般,吃的就不一般。 果然,沒兩天,姑娘就受不了了。跑到鎮上給自己爹媽打電話。又沒兩天,爹媽就殺過來,把姑娘帶走了。 婚事也就不了了之。 大家也都覺得正常,不是每個姑娘都像另一個那麼傻。 也沒人嘲笑、同情這位丟了媳婦的大哥。畢竟他把一個京城姑娘帶回來了,已經很厲害了。畢竟那是一個京城姑娘啊,人家走了才正常,留在這兒吃苦才不正常。 這位大哥過了好幾年才透過相親結了婚,婚後的日子過的也不怎麼樣。主要是兩口子都懶得要命。 這兩位從外面往家領媳婦的大哥,都是那種個人條件還湊合,至少臉好看,長了嘴,會說話,但是家庭條件都非常不好的。 他們這種情況在老家不好娶媳婦,人家姑娘要求的條件,他們都達不到。可不就只能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地從外面騙一個回來了嗎。 打工的人增多了,賺回來的錢也多了,消費能力上漲。孫家的小賣鋪生意也更好了。 也有人看到了商機,街上一下子又多出兩間小賣鋪。 孫曉離開村子去鎮上上初中,就勸著老爹把小賣鋪轉移到了鎮上。辛莊的市場,就留給大家吧。 這個小鎮,叫慶山鎮。 鎮上也有一條街,比辛莊那條街更寬一點。街道兩邊全是做小生意的,賣衣服的,賣傢俱的,賣腳踏車的,還有已經不景氣的合作社,信用社。 慶山鎮並不是居民區,純粹就是鎮政府所在地,還有各種國有單位,比如合作社、信用社、派出所、工商所、農機站等等。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很少,基本上都是上述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家屬。 後來,這些原住民在街道兩側建起了房屋,出租給別人做生意。 慶山鎮的這條街,也有大集,逢二逢七,來趕集的人比起辛莊大集只多不少,畢竟是鎮中心。 而且,緊挨著慶山鎮,就有三個比較大的村子,所以,就是平時,也有很多人來這裡買東西。騎車也就不到十分鐘的事,鎮上東西齊全,大家都願意來。 孫敬亭就在這條街上租了一個臨街的鋪子,前面做生意,後面居住。這樣,孫曉上初中就不用住校了,她可以直接回家住。 她要上的第九中學,就在這條大街的最南端。學校外面就是農田。 離孫敬亭租的小店也就十來分鐘的路程,走路上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