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這邊,喬振回去以後,向領導彙報林秋的意見。團長政委都在,再把林安邦叫來,正好一起聽了。 聽完以後,是難言的沉默。 過了一會,趙志傑先說道:“看來林秋同志的確是被傷透了心。” 喬振:“……”老實說,傷心什麼的,他是沒感覺到。反而覺得,林秋就是單純的想讓做錯了事的林副團付出點代價,受到點懲罰。就連她的生氣和憤怒,都不太走心的樣子。 接著,趙志傑又說:“林秋還是個孩子,她現在堅持要和林安邦同志斷絕關係,不再接受任何物質上的幫助,甚至連情感上的補償也不要,這事還真有點不好辦。我們總不能真的放著孩子不管吧,那成什麼了?” 這事,江廣志不好插嘴,他是利益相關方家屬,說話不合適。林安邦更不能說什麼。所以,雖然在場的有四個人,但基本上就是趙志傑一個人自言自語。 想了想,他又說道:“既然林秋這麼決定了,我們就尊重她的意見。以後,也別說什麼過繼了,她就是安國的親閨女。給她補辦烈士子女證,就當是咱們之前的調查疏漏,把她落下了,現在給補上。讓她真正享受到烈士子女的待遇,以後不管是招工還是上學,都是有優待的。” “在她成年之前,國家會滿足她的基本物質需求。咱們都是安國的戰友,以後也都關照著點。” 趙志傑說完,沒人反對,林安邦更是羞臊的抬不起頭來。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 不久之後,林秋就收到了她的烈士子女證。以後,她就由國家來養了。 林秋:“……”對不起,給國家添麻煩了。 跟著烈士子女證一起來的,還有一封信和一個大包裹,是趙志傑寄來的,裡面有麥乳精、奶粉,還有一個軍用水壺,還有一些衣服被褥,有他給的,還有林安國其他的戰友給的。 趙志傑在信中說:“作為安國的戰友,有責任照顧他留下的遺孤,請務必不要推辭,才能讓我們這些叔叔伯伯感到安心。” 林秋:“……”早知道事情的走向是這樣,她沒準就不寫那封舉報信了。沒必要為了噁心林安邦給大家添麻煩,這年頭誰過的都不容易。 但是事已至此,她也只能接受了。以後有機會再回報他們。 林秋用略顯稚嫩的筆跡寫了一封回信,介紹了自己目前的生活。 “我很好,村裡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也都很照顧我。早在收到烈士子女證之前,我就已經免費入學了。我現在和我大堂哥一起,上四年級。我們村子的收成還可以,我肯定是不會餓肚子的。而且,我還有一個大院子,在裡面種了很多菜,還養了很多隻小雞。等以後我收穫了,寄給你們嚐嚐……” 收到這封信的趙志傑:“……”別說,這孩子還挺有禮貌。字裡行間看不出有那麼大怨氣。 他忍不住又將喬振叫來,問道:“你去的時候,林秋的怨氣很重嗎?” 喬振:“……這事不是已經過去了嗎?” “雖然這個問題現在問已經毫無意義了,但是我真的有點好奇。我收到了林秋寫的信,看著是個認真生活的孩子。所以,我就想再瞭解一下。就是隨便聊聊。” 喬振:“……您要這麼說,那還真可以聊。” “?!” “我去的時候,林秋餵雞呢。她養了20只小雞,院子裡種滿了各種蔬菜,而且,還不是瞎種的,規劃的還挺好看。院子裡乾乾淨淨,她還知道喝涼白開。而且,她見到我既不好奇也不驚訝,淡定的很。但是又挺孩子氣的。林村長讓她別喂太多,她還能條理清晰的頂嘴,跟林村長逗悶子玩兒。” “你跟她說起這事的時候,她哭了嗎?” “沒有啊。我感覺她並不傷心。林副團對她沒感情,我感覺她對林副團也是一樣,也沒什麼感情。” 趙志傑:“!!!” 喬振接著說道:“這孩子挺乾脆利落的,就是你不要我了,我也就不要你了。一點不拖泥帶水。” “……” “她說的那些氣話,就是聽起來是氣話,但是她並不真的生氣。就是單純的想和林副團互相傷害。” 趙志傑:“行了,明白了。以後你再回家探親的時候,拐道也去看看孩子,畢竟是安國的女兒了。咱們得照顧著點。” “行,放心。” 歲月如梭。 林秋按部就班的上學,種菜,養雞。種的菜吃不完,除了送給村裡幫過她的人,剩下的就曬成菜乾,冬天泡發了吃,特別有嚼勁。茄子豆角都特別適合這麼幹。 這些菜乾,她都打包寄給了部隊的“叔叔伯伯”,拜託趙志傑幫著分一分。 “這些菜都是我院子裡種的,村裡的叔伯嬸嬸們幫忙耕地撒種除草搭架子,還幫忙採摘晾曬,味道很好的,請大家品嚐。” 收到大包裹的趙志傑,看看林秋寄來的東西,再看看信裡的內容,對林秋的“悽慘”生活有了新的認知。這小日子過的,根本就是個甩手掌櫃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