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西和楊勇開始趕集賣滷肉,楊文珍姐弟倆也想去幫忙,被她嚴辭拒絕。理由就是,你一個當老師的,要是賣肉的時候遇見了自己的學生怎麼辦呢?尷尬不尷尬? 楊文珍表示:“那有什麼好尷尬的,而且老師的生意不得照顧一下嗎?” 李曉西有點心動,但還是拒絕了她。在李曉西眼裡,維護女兒的形象比幫她拉生意重要。更關鍵的是,她堅信好貨不愁賣,哪用得著讓一個年輕大姑娘去拋頭露面啊! 至於兒子,道理也是一樣的,萬一遇見同學了怎麼辦?還是留在家裡複習功課吧。 楊文遠大惑不解,趕集賣肉遇見同學是個什麼問題嗎?為什麼他媽會擔心他在同學面前沒面子?大家都是努力生活混飯吃的,誰比誰高貴啊? 但是李曉西的腦回路明顯和他不一樣,在她眼裡,當工人就是比農民體面,當學生就是比當小商販體面。既然女兒和兒子已經過上了體面的生活,就儘量維持著吧。 楊文珍對趕集這事兒並不是太執著,主要是集上人很多,擠擠挨挨的,而且很嘈雜。 姐弟倆沒能去趕集,當然也沒閒著,在家裡幫忙洗洗涮涮,甚至連半夜起來滷肉的活也接過來了,等到李曉西倆人走了,他們再睡回籠覺。 大概是姐弟倆現在愛表達了,還都有點兒厚臉皮+混不吝,再加上李曉西也感受到了被子女關心的貼心,也不再拒絕倆人的幫助。只是自己變得更加勤快了,有什麼活就著急忙慌的搶著幹了,留給姐弟倆的發揮空間不是很大。 生意做的不大,勝在踏踏實實。李曉西對衛生、質量都很嚴格,笑臉迎人,也從不缺斤短兩,每次帶去的肉都能賣光。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自己有了奔頭,也就將放在子女身上的精力轉移走了一部分,姐弟倆壓力驟減。甚至都有了閒心大晚上打著手電筒去野外捉知了龜了。 有一天,李曉西他們從集上回來,一家人在一起喝茶閒聊。 李曉西神神說道:“今天在集上,趙家莊一個大姐,知道我們和大林家在一個村,來和我打聽大林的情況呢。” 楊文珍:“???” 李曉西接著說道:“大林好像在相親了,有媒人幫忙搭線,介紹了那個大姐的小女兒。人家也不能光聽媒人說啊,私下裡也得打聽打聽情況。我聽這大姐自己說,她前頭生了6個兒子,才得了一個小女兒,老來女,全家寵著的。所以提前得打聽清楚了,省的女兒嫁過來受委屈。” 楊文珍:“!!!” 她也太能生了吧! 不對,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大林他不行了啊,相什麼親?結什麼婚?這不是害人嗎!她陽痿套餐都送出去那麼久了,她就不信大林自己不知道! 楊文珍:“那您怎麼說的?” 李曉西:“我還能咋說,實話實說唄。我就跟她說,我們雖然一個村,但是瞭解的也不多,就知道他家挺重視這個兒子的,又是上學又是花錢找門路安排工作,大林妹妹可就沒這個待遇了。我還跟她說,大林媽就等著兒子趕緊娶媳婦給她生個大胖小子呢。” 楊文珍:“對對對,您說的對。” 李曉西:“我看那個大姐挺機靈的,就是不知道我給的暗示她聽明白了沒有。” 楊文遠湊趣道:“媽,最近您看字典學了不少新詞兒啊,連暗示都懂了。” 李曉西老臉一紅,很快又挺直腰板:“領袖都說了,活到老學到老,你媽我才多大,學習一下怎麼了。” 楊文遠趕緊拍馬屁:“沒怎麼沒怎麼,我是說,我媽太棒了,學的真快,比我爸快多了。” 楊勇:“……” 謝謝!我真的會謝!我就坐旁邊喝個茶,一聲沒吭兒,別扯我。 自從決定要做小生意,李曉西和楊勇就開始學習了,倆人平均學歷三年級半,勉強識得幾個字,不是睜眼瞎而已。種地的時候不覺得,一旦開始接觸外人,李曉西就擔心自己會被騙。主動讓楊文珍教她認字。 小楊老師直接教會了她拼音、偏旁部首以及查字典。 現在,兩口子整天抱著小學生字典學的如飢似渴。 大林的事兒,李曉西也就隨口一提,但是楊文珍把它寫在了備忘錄上。第二天,她抽空喬裝了一下去趙家莊散佈了大林不行的訊息。那位女士確實是個疼女兒的,也沒有管什麼真假,直接就把婚事給拒了。 這種事兒,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這個訊息從趙家莊傳回了本村,並且迅速蔓延開來。甚至有好事者湊到大林媽身邊隱晦的說了幾句,看著大林媽難看的臉色,那人心裡咯噔一下,這事兒搞不好是真的。 “那什麼,也不知道是誰在胡說八道,要是有人再跟我說,我就幫你們解釋一下。”好事者說完這句話就趕緊溜了。 解釋個屁啊,這明顯是真的。於是,她把大林媽的反應往外一說,這個訊息基本上就砸實了。 從那以後,也沒人再給大林介紹物件了。真假不好驗證,萬一是真的,那把人家姑娘介紹給這麼一個人,多損陰德!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