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變常規引擎(0.1倍光速),二級曲速引擎(1-10倍光速,能源不足)。”
“防禦系統:磐石系列能量護盾。”
“武器系統:主炮,小型電磁殲星炮(1門)、副炮,超能鐳射軌道炮(2門)、中程電磁炮(64門)、導彈陣列(360組)。”
“……”
任何一項引數,都可以驚掉現場大多數人的下巴。
儘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二級文明的太空飛船其先程序度,肯定是超越水藍星不知道多少倍,但親眼見到這一連串的資料。
跟隨一起登上飛船的科學家們,都是驚撥出聲。
“常規引擎就可以達到0.1的光速,以這樣的速度,到達太陽的時間是1.4個小時,太陽系內距離我們最遠的海王星,不到兩天也可以到達。”
“也就是說,有了這艘飛船,太陽系內的任何地方不再遙不可及,我們都可以去得。”
“那是不是意味著,只有我們有開採能力,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上的資源,全都能為華夏所用!”
“可惜了,那個二級曲速引擎顯示的是能源不足,1~10倍光速啊,有了它我們說不定能一舉衝出太陽系,接觸到更廣闊的星空。”
“知足吧,按照正常的研發速度,就怕是常規引擎想要研製出來,也需要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努力。”
“朝聞道,夕可死矣,如果我們能夠把這艘飛船上的技術全部吃透,不枉此生!”
與科學家們關注的重點不一樣的是,路老更關心的是上面的武器系統。
“乖乖不得了,就這一艘飛船的火力配置,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毀滅一個國家。”
“就這個殲星炮,水藍星上誰還敢跟我們調皮,一炮下去他們不滅國也得大殘。”
飛船的主炮,全稱超級電磁殲星炮,賦予全金屬打造的,直徑數十米的金屬大棒超高的動能。
雖然飛船上這一門說是小型,實際電磁炮彈的最終速度也能達到0.1倍光速。
超高的動能,能夠使其在擊中目標後,與撞擊物直接發生聚變反應或裂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相當於百億噸當量核彈爆炸。
簡單來說,就是一炮可以把一個小國從地圖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