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了幾個劇本,總的來說尺度太窄了,我現在沒有能拍的東西。
所以我想去hulive試試水,拍點刺激的。”
“有多刺激啊?”徐克笑道。
“網路上隨便的了,想拍什麼拍什麼。”
陳可辛還勸徐克,道:“伱的《蝶變》《地獄無門》《第一型別危險》,我不知看了多少遍,後來你就沒有那樣的片子了。拍片要賺錢的嘛,不然老闆會打人。
我覺得與其把自己陷在大陸的商業市場裡,不如去hulive試試,就像老男人第二春,說不定能重煥青春。”
“我倒沒想過,考慮一下。”
徐克其實有點心動,他可是拍cult片出道的,不得不融入港片的商業浪潮裡,但每部片還是盡力求新。
如今有hulive這樣的平臺,還有點進取心的導演都會心動。
……
與此同時。
甯浩和郭帆正在酒店附近的小館子吃飯。
牛雜湯泡飯嗯,字面意思,一份80塊人民幣,加牛肉是100,附贈幾塊辣白菜和醃蘿蔔。
倆人各要了一份,外帶兩瓶燒酒。
“能淡出個鳥來!”
甯浩喝了口酒,嘀嘀咕咕道:“回去哥哥請你吃佛跳牆,鐵道大廈那邊有一家,真地道,就是貴點,一小盅就2百塊。”
“那就謝了……”
郭帆心不在焉的敷衍一句,問:“你說兩位老闆進軍韓國是想幹什麼呢?”
“這還用想香港的例子擺在眼前!”
“啊?”
“啊什麼,你以為他們想幫韓國發展影視產業?我算看出來了,姚老闆成天笑呵呵的,其實民族情緒強烈,媽的對香港說幹就幹,我們不敢吭聲,但你不知道我們這幫人有多爽!”
甯浩嚼著泡菜,道:“姚老闆弄的這個hulive,就是對外擴張的,我們應該慶幸它進不來大陸。”
“但咱們也得爭點氣,不能總像孩子似的被人護著。”
“嗯?你怎麼這麼說?”甯浩奇怪。
“沒什麼,就是這兩天所見所聞有些感想……”
派出去的五個人,韓延《滾蛋吧!腫瘤君》,甯浩《心花路放》,郭帆《催眠大師》都上映了,今年還有吳京《戰狼》,烏爾善《尋龍訣》。
《心花路放》票房最高,達到了13億,甯浩當之無愧新生代第一。他之所以沒變成“大導演”,是缺了獎項。
而郭帆似乎另有想法,欲言又止,躊躇不定,最後還是道:“你還記得於老闆說要拍科幻片麼?”
“記得,怎麼了?”
“我,我想把《流浪地球》接下來!”
(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