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姚遠從天極網挖米了學大學,作為商城的c10(目席技術官),跟著又與熊曉歌合謀,挖來了一個叫姜海東的傢伙,負責搭建供應鏈系統。
在歷史上,姜海東本該加入亞馬遜卓越,然後被京東挖走,離開京東之後又去了唯品會如今他還沒入職卓越,直接被姚遠高薪搶來。
技術高階人才,姚遠已經囤了好幾個,足夠目前使用。
他最缺的是經營管理高階人才,總不能一直靠於佳佳、劉強東、孫雋或者尚顯青澀的程維,那得把他們累死。
所以一直在尋找中。
話說回來,麥客誠品的目標是快時尚,低價、款多、量少。
以zara為例,從需求調研、創意、企劃、設計、打樣、生產、物流到上架,產品開發週期最短只有14天。
每年會推出超過12000——20000款設計,平均每週會換兩次新貨,服裝極少會停留超過一個月。
有的款式賣得特別好,也不補貨。
因為要讓顧客產生一種感覺:我看上一件衣服,但我猶豫,結果下次來就沒了——也是飢餓營銷的一個手段。
但這是年輕人時尚概念較成熟,實體店多的情況下,麥客誠品不能這麼搞。
一款產品火了,我偏偏給它下架,培養顧客的飢餓心理,這不叫營銷,叫智障——剛剛起步,沖銷量才是王道。
李宇春同款鞋不算,這本來就是搞限量款。
總之,在淘寶招財進寶被痛罵的時候,麥客誠品一口氣推出了40款(高幫和矮幫)帆布鞋,上百款的t恤和短褲,優惠持續整個夏天。
廣告在媒體上狂轟濫炸。
「麥客體「在網際網路上迅速流行,網友們開心的進行各種改編:
「做音樂,做數碼,我像拍電影的,我是開演唱會的,我不是什麼巨頭,我是魅族,我與眾不同,i‘eizu!「
「愛曲藝,愛相聲,愛天價,也愛20塊的天橋樂,我不是什麼大師,也非什麼三俗,我是郭德綱,我不是主流!「
或冷嘲熱諷、或幽默風趣,卻也不乏溫馨感人。
孫雋是個市場敏銳度相當高的人,他看到了一條帖子,寫著:「我在想要不要給老爸也設計一個,印在t恤上,當生日禮物,又覺得又點羞恥。「
看完他果斷下令:「加999件印有麥客體的t恤,就用‘80後,那個,找到那位網友,我們給他版權費!「
「那要不要開通定製服務,讓網友設計文案,我們幫忙製作?「
「沒必要!「
孫雋想都不想就拒絕了,笑道:「中國人不善於情感上赤果果的表達,所謂定製服務,或許會接到一些單子,但大部分
人肯定不會消費,價效比太低!「
「那您為什麼還要印一批呢?「屬下不解。
「我們走的是快時尚啊,要的就是個時效性。你想想看,今天麥客體火了,明天或者後天你開啟商城,發現這衣服竟然上新了,你什麼心情?「
「快時尚也是一種概念,需要我們來普及。「
(還有)
--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