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與鞘》最快更新 [aishu55.cc]
白霧升騰之際,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感覺害怕,便身體一軟,昏倒在了地上。而遊棄早有準備,也沒有抵抗,放任自己的意識陷入黑沉。
作為頗有底蘊的大宗門,天衍宗招收弟子秉承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天賦靈根只是入門的門檻,心性品德則更加受到重視。
——畢竟,誰也不希望宗門花費無數心血卻培養出一名欺師滅祖的逆徒,為禍修真界,更汙了天衍宗的清名。
對於心性的考驗,那兩個時辰的漫長山路只是其一,第二,便是雲霧臺的幻鏡。
倘若在山路中便堅持不住,那麼無論天賦再好,也無緣拜入天衍宗門下,當然,如同寶兒這般得到旁人幫助的,也勉強算在透過之列——畢竟能得“貴人相助”,也算是一種氣運了。
至於體質太弱、或者是年齡太小,實在無法堅持下來者,天衍宗也自有一套評判的標準,只要負責考核的長老們認為被考核者的確表現出了可嘉的毅力,自然會有天衍宗弟子將其帶來雲霧臺。
而如果說山路的考驗只是開胃小菜的話,那麼雲霧臺中第二場幻鏡,便是“山珍海味”了。
雲霧臺幻鏡中,受試者將會被抹除全部記憶,灌輸入符合幻鏡中身份的虛假認知。在整場測試中,他會一無所知的從八歲成長到十八歲,期間歷經各式誘惑——當然,由於受試者都是些孩子,所以幻鏡的難度並不算高,只要努力了,自然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而當受試者從幻鏡中脫離後,將會完全忘記自己在幻鏡中經歷的事情,直到成功結丹,才能回憶起這部分記憶。
最巧妙的是,雲霧臺幻鏡會根據受試者真實的出身給予不同的身份與考驗,讓他們面臨與自己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人生,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受試者的性格弱點,而他們未來的師長,也會根據這些弱點,調整自己對於弟子的教導方針,儘可能使其心境圓滿。
上一世,遊棄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衣著破爛、面黃肌瘦;在幻鏡中,他便成為了一名富貴人家的小公子,被全家人捧在手心中嬌養呵護,不願他遭受半分危險傷害。
倘若是普通孩童,大約會沉溺於“父母”的寵愛與潑天的富貴當中,成長為一個不事生產的紈絝子弟,只可惜遊棄自小到大經歷的苦楚實在是太過於深刻,將想要往上攀爬、讓自己過得更好的執念早已深深刻入了骨髓當中,哪怕是在平安喜樂的幻鏡裡,也總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緊迫感,讓遊棄無法真正放鬆心神,反而迫切的想要做點什麼——只有擁有更多、抓住更多,他才能稍感安心。
於是,在經歷了一段迷茫期後,遊棄很快便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讀書、科舉。
幻鏡中是個只有凡人存在的世界,並沒有修真的存在,而身為一個凡人,科舉、入仕,無疑是唯一的通天之路。
於是,八歲的遊棄向父親求了一名才華橫溢的西席,從此便陷入了書山學海當中。十二歲參加童生試,一舉透過縣試、府試和院試,成為秀才;十五歲在鄉試中中舉;十六歲會試應考,以貢士之身參於殿試,成為二甲傳臚,自此居廟堂之高。
只可惜,遊棄自以為在幻鏡中歷經十載,但在現實中也不過是數個時辰,他在幻鏡中學得再多、再認真,也都是些虛假的東西,從幻鏡中出來後,依舊還是那個目不識丁孩子。或者說,遊棄在幻鏡中考中的文位,不過是幻鏡根據他的刻苦努力和專注程度而予以的反饋,並不是遊棄真正的學識。
總而言之,遊棄在幻鏡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拒絕了一切的誘惑,最終達成所願。進入官場後,他亦立身清正,行事作風雖過於嚴苛卻也不失正直公允。
自幻鏡出來後,他在心性一關被評為“甲”等,再加上金火雙靈根的尚佳資質,理應被選入內門。然則心性資質再好,被命格所限,遊棄最終還是沒有被長老選中,依舊只能與那些遠不如自己的孩子們一同成為天衍宗的外門弟子。
大約是由於對自己的成績過於自傲,遊棄在塵埃落定後才會如此的憤懣不甘,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對待,直至花費數十年的漫漫光陰,這才逐漸解開了心結。
當然,往事已矣,對於第二次的雲霧臺試煉,遊棄還是頗有些好奇的,不知自己又會經歷如何的幻鏡。他思緒放空,意識眩暈一瞬,不由得以手扶額,閉著眼睛晃了晃腦袋,這才重新清醒過來。
睜開眼睛,從床上爬起,遊棄望向家徒四壁的房間,稍稍愣怔,便恍然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