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太太接過9枚銅板,倒也沒說什麼,只道:“洗洗手,準備吃飯吧。” 看樣子對於梁朝明遇到這種情況,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俗話說知子莫若母,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樣子,梁老太太的心裡一清二楚,所以她的期望並不高。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九枚銅板是梁朝明今天一天的收入,老太太還以為梁朝明已經自己留下了一半,給她的是一半的收入。 梁朝明不怎麼餓,在回來的路上,他已經吃過東西了。 其實就是嫌棄梁家的飯不好吃,所以他在半路上填補了個七八分飽。 晚飯梁朝明喝了一碗粥 吃了一個餅子,把分到手的另一個餅子一分為二,小閨女和小兒子一人一半。 梁老太太看了他一眼沒說話,但眼底裡卻藏著滿意。 每個人的口糧食都是定量的,梁朝明分的是屬於自己那一份,所以也沒有人多說什麼。 梁倩倩和梁豆豆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一下午的時間,他們大概也明白了娘被休是什麼意思。 想到自己以後就是沒孃的孩子了,姐弟兩個看向自家爹爹的目光帶著害怕。 姐弟兩個人今天在外面玩耍的時候,同村的一個伯孃對他們說,他們的爹已經不要他們的娘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也不要他們兩個了。 到時候他們就成了沒爹沒孃的小可憐,連街上要飯的都不如。 兩個幾歲的娃娃當然被嚇壞了,回到家後就處處變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在看到梁朝明後,那又害怕又想討好的小眼神,看得人心疼。 梁朝明可不知道這個小插曲。 其實就算知道了,對這種長舌婦也沒什麼好辦法,除非弄死她。 這種長舌婦打一頓可不管用,畢竟狗改不了吃屎。 吃完飯,梁朝明端著一盆調好了溫度的溫水,帶著兩個孩子回了二房。 分了半盆出來,帶著兩個孩子洗了手和臉,剩下的半盆又輪換了洗完了腳,照顧著倆娃爬到了床上。 因為兩個孩子還小,所以原本一直都是跟著他們夫妻倆睡覺的,兩個大人,兩個孩子,睡一張大床,其實還是挺擁擠的。 今天一下子少了一個大人,床上一下子就顯得寬敞起來。 不過兩個孩子絲毫不敢鬧騰,乖乖的鑽進了爹為他們鋪好的床被子裡,閉上眼睛乖乖的睡覺。 雖然兩個孩子躺著一動不動,看上去像是真的睡著了一樣,但是那顫動的睫毛還是出賣了他們。 梁朝明在心裡微微嘆了口氣。 休掉齊氏是他必然要走的一步棋,畢竟這傢伙真的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就算她真心悔過了,能不能改也很難說。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任務著想,也不能把這麼一個不安定因素留在身邊。 在開放的現代社會,父母離異對兒女都是一種傷害,更不用說這種古代社會,親孃被休的情況了。 梁朝明只能保證在自己的任務期間,會盡量保護這兩個娃娃,離開時也儘量給他們鋪一鋪路,不過他也就只能做到這裡。 具體的還得看原主對這兩個孩子的感情有多深,畢竟任務完成他是要離開的,原主還是會回來的。 第二天早上起床,梁朝明沒喊兩個孩子,兒子出門前跟老太太說了一聲,喝了一碗粥就走了。 倆孩子在老太太手裡也不用擔心餓著凍著,畢竟梁老太太這人還是蠻公平的,也不是那種喜歡搓磨人的人。 甚至還有那麼點軟弱。 要不然的話,也不可能讓齊氏騎到頭上,畢竟婆婆對兒媳,那可是有著天然壓制的,若是梁老太太強勢,根本就不可能給齊氏出頭的機會。 畢竟就算是女主沒穿越過來之前,齊氏在孃家過得也很滋潤。 原主雖然有一把子力氣,但扛包還是很累的,所以梁朝明就有點應付事了,他也不下大力了,扛的包數量跟別人一樣就成。 至於說回家交給了老太太的錢,他特意跑了一趟縣城,從空間裡拿出一塊銀子,換了一堆銅錢,就用這個補貼給老太太就成。 反正樑朝明回家交多少算多少,老太太從來沒有追問過,在外面究竟賺了多少錢,甚至都沒有找同村一起扛包的人打聽過。 梁朝明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在一家糧店裡做幫工,平日裡也是幫著扛扛包送送貨,雖然同樣是下苦力,但每月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像原主這樣飢一頓飽一頓。 至於他的那個弟弟,已經許久沒回來了。 他趁著農閒,跟同村裡一個人一起,出門一起做貨郎去了。 所以目前來說,除了梁老太太和梁老爺子,以及三個兒媳婦和一眾孫子孫女們,就只有梁朝明一個兒子留在身邊。 梁老大就算是農忙時,回來幫忙也就是請個一兩天假。 當然三兄弟都是需要往回交家用的。 今天又是沒有找到杏核的一天。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梁朝明甚至都覺得自己有點適應了這種在碼頭扛包的生活。 這一天早上,他算計著日子該到了,就來到了原主撿到杏核的地方,用腳在地上挨著碾了碾,果然就發現了。 撿起來拿在手裡細細觀看。 這個用杏核雕成的小籃子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