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引導官員馬上樂呵呵地迎接,諂媚不已。
大喬果然是寒烽軍的最佳名片,通行證。
大帳真的很大。
帳篷支起來的,很容易。
沒有技術上的難點。
這裡已經很多人了。
袁紹正襟危坐,兩邊,很多人,都在低聲議論,說著閒話。
寒烽進來,引導官高聲宣贊:“聚義堡堡主,縣尉寒烽到!”
頓時,很多人停止了議論,詫異地看著這邊:“什麼?我沒聽清楚啊!”
很多人開始質疑。
因為,寒烽太年輕了。
今天來的人,必須是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擁有軍事實力的人,最普通的人,都是郡守,動不動就是州牧,更多的是四世三公袁紹這一類的大拿!
東漢土豪,官員世家,最次,是詩書禮樂之重臣,名仕。
遼東公孫瓚,北海孔融,渤海袁紹,淮南袁術,喬帽,曹操,淳于瓊,孫堅等等。
大家互相都認識啊,唯獨這位小毛孩子,雖然英俊瀟灑,氣度雍容,可是,不認識啊。
誰家的熊孩子?
誰家的玉面郎君?
有人嫉妒,有人讚歎!
引導官員再次照著邀請函上念:“聚義堡堡主,縣尉寒烽大人!”
整個大帳都安靜下來了!
無數的人都聽清楚了。
一個聚義堡,一個縣尉,他麼的,竟然也配得上邀請?
竟然也能和我們並駕齊驅?
呸!
無數的人,都露出了鄙夷和憤怒。
當然,有人是認識的。
比如,被寒烽拯救過的孔融。
不過,他看了一眼以後,就不看了,還閉目養神:“非禮勿視!”
袁紹倒是知道的。
不過,他也有意讓寒烽等出醜。
一個可惡的黃巾賊人,我們豈能和你一起平起平坐?要不是曹孟德的推薦,你兩次打敗董卓軍,誰稀罕你?
幾乎沒人來救場。
寒烽不怕,正好,自己可以低調行事兒,讓他們自鳴得意去。
他走向了一個席位。
那時候,人們都是跪坐的,席子而已。只有居中的盟主袁紹,可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