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部分,寒烽帶著,讓車馬載運,到麥田裡。
他親自做出示範,將複合肥等飛灑小麥田中。
正在澆灌的小麥田,將尿素撒播到即將澆灌的麥田裡。
“這些東西,就是從息壤中提取的,可以讓麥苗生長,提高產量。”
一說息壤,很多人就翻白眼,黃巾軍的窮百姓,大字不識一籮筐,誰懂息壤意思?
好在大喬懂啊。
“天王,這真是息壤?你從天庭偷的?”
寒烽繼續笑著逗樂子:“嗯那,可不是?不信的話幾天以後,你來看看小麥的長勢!”
三天以後,寒烽正在訓練,大喬跑來了:“天王,天王,真的,那些小麥特別綠,長得特別青!嗚嗚,這是真的!”
很多百姓也在田邊指指點點,奔走相告。
現在,整個城堡和城外屯田軍,都對寒烽用天王的稱號,認為他是太平道張角張梁,張寶之後,真正的大天師。
小麥生長,紅薯如何,都是長期投資,偶爾收割一批韭菜和粉絲小迷妹,也不錯。
繼續訓練,並且,研製武器彈藥。
三國武器,全部冷兵器,對於士兵體力要求太大了。
寒烽官兵人數多了,紛紛前來投靠的黃巾軍餘部和百姓,也越來越多,城堡的糧食就顯得岌岌可危,因此,需要攻略其他土豪們的城堡,奪取糧食。
可是,進攻城堡,必須要厲害的武器,單憑著冷兵器,要攻克一座城堡,損兵折將,犧牲太大了。
迅速研製新的火藥,大批次製造,硝石,木炭,硫磺等,都可以找到,配製了很多。
然後是槍。
太難了,手工製作步槍?
或者製作替代的初級品銅銃?
寒烽都沒有選擇。
而是製作了大量手榴彈。
導火線和內部點火拉線太難製作,就用明火點燃的方式簡化。
土炮,也製作了五門。
用巨大木頭掏空製作,外面用極多繩索捆綁固定。
他還用銅器鑄造了一門銅炮。
各種使用的彈丸,都用石頭和鐵釘子等替代。
積極備戰。
因為,他知道,大戰即將來臨。
無論華雄背後的雍涼鐵騎和董卓軍,還是喬玄背後的關東地區軍閥們,都不會放過自己這個異類。